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我们这里谈的肿瘤就是指“恶性肿瘤”,亦即“癌”。
肿瘤早期无特殊症状,甚至毫无症状。因此病人不会主动到医院就诊检查,而一旦症状明显又常常已到中晚期,给治疗带来较大难度,愈后也直接产生很大影响。所以,肿瘤的早期治疗,必须建立在早期发现的基础上,亦即要在貌似“正常”的人群中将一些已经患了早期肿瘤的人识别出来,这种在“正常”人群中识别早期肿瘤病人的工作,即肿瘤的早期发现。
在祖国医学中有“上工治未病”的说法,意思就是说在疾病发生前加以处治才是上策。这实际上就是今日疾病预防的概念。肿瘤预防关键是要防止致癌因素浸入人体,但而今肿瘤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究竟有多少致癌因素尚未完全肯定,而从已知的致癌因素来看,它们几乎在人们的生活里无所不在,要完全防止致癌因素浸入人体几无可能,而出现明显临床表现后,对肿瘤治疗,无论对机体损伤,心里的损害、家庭社会的影响,还是不良愈后,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同时必须强调“肿瘤早期发现”的重要意义。
肿瘤的早期发现有以下几个途径:
1、肿瘤的普查。这要由医疗专家、机构调查研究提出可行性方案,包括普查瘤肿,普查对象、普查手法等。由国家政府决策实施。我国已在不同地区,不定期地对“宫颈癌”“乳腺癌”“食道癌”“胃癌”“肝癌”等进行了普查,取得了显著成绩。随着我国及世界医疗技术研究发展,借助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肿瘤的普查会更广泛、有效。
2、健康检查。即定期体检,是维护健康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肿瘤早期发现的重要途径之一。据报道上海医科大学肝癌研究所,近年来收治的早期肝癌病人,其中由各种形式的健康体检发现的已占50%以上。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预防保健工作越来越多得到重视。各种范围的健康检查也在蓬勃开展,高邮市中医医院开展惠民服务、健康体检,截止到现在今年就有一万多人次,确实发现了不少良性疾病和一些早期肿瘤病人,得到了及时治疗。我们一直也在谋求开展更多的体检项目。包括早期肿瘤体检项目。
3、对癌前病例的随访。这些病变更容易演变为癌肿。常见的包括①粘膜白班,其中口腔、外阴等部位更易癌变;②宫颈糜烂;③囊实性乳腺病;④老年性角化病、色素性干皮病;⑤多发行结肠息肉症;⑥慢性萎缩性胃炎。对这些癌前病变一定要定期随访检查。“肿瘤早期发现”对以上症状有针对性。
4、对肿瘤早期症状的警惕。在无任何症状的亚临床期发现并诊断肿瘤当然是肿瘤早期发现工作的主要追求目标,但有时已经出现某些早期症状的患者,即时发现和确诊也是肿瘤早期发现工作的一方面。肿瘤的早期症状很少有特异性。以胃癌为例,早期胃癌大多有中上腹隐痛不适、恶心、纳差等症状,有时难与慢性胃炎、溃疡病等鉴别。所以对35岁以上人症状反复或持续不见缓解者,应常规行胃镜检查。
肿瘤早期发现的必要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肿瘤早期发现也会被更广泛的人群所需求。
作者简介:
赵振坤,医教科副科长,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徐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曾在上海肿瘤医院深造,能熟练开展肝脏、胆囊肿瘤等普外科手术,以及肺癌、食管癌等普胸外科手术,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过数篇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