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的变冷,因患颈椎病来医院就诊的人数也逐渐增加。据有关资料显示:颈椎病的发病除与日常的工作生活习惯有关外,与寒冷、潮湿等气候变化也有着密切关系。
由于颈部肌肉大都暴露在外,容易受到冷天寒气的刺激,使局部肌肉保护性收缩,以避免过分散热。这样,使得颈部张力增高,容易出现颈部力量失衡,导致颈部肌肉紧张痉挛;进而压迫到神经、血管,则发生颈部疼痛不适。如原来颈部已有病变的情况下,就更容易诱发颈椎病。
在冬季怎样来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呢?
1、注意颈部保暖。可以用厚的长围巾对脖子进行保暖,这样可以避免颈部受寒,消除颈椎病的诱发因素,减少颈椎病的发生几率。颈部保暖不仅可以避免颈部疲劳,而且可以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使脑部的血液循环减慢,对高血压病、心血管病、失眠等都有一定的好处。
2、纠正生活中的不良姿势,防止慢性损伤。颈肩部软组织慢性劳损,是发生颈椎病的病理基础。生活中的不良姿势是形成慢性劳损的主要原因之一。如长期伏案工作、长时间用电脑等,均是引起颈椎病的主要原因。所以,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就应起身活动一下颈部,使紧张的颈部肌肉得到放松。
3、合理用枕。枕头是颈椎的保护工具,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有1/4~1/3的时间用于睡眠。所以,枕头一定要适合颈部的生理要求。人在熟睡后,颈肩部肌肉完全放松,只靠椎间韧带和关节囊的弹性束维护椎间结构的正常关系。如果长期使用高度不合适的枕头,使颈椎某处屈曲过度,就会将此处的韧带、关节囊牵长并损伤,从而导致颈椎失稳,发生关节错位,进而发展成颈椎病。
4、自我锻炼。适度的锻炼可以增强神经根的营养,加强局部血液循环和回流,舒筋通络。伏案工作学习1-2小时,作颈部回旋、举头望月、肩关节大回环、扩胸运动,可有效地降低颈椎病发作,但应注意避免动作过大、生硬对椎动脉和神经刺激,致血管痉挛神经根水肿,加重症状。
5、发作期防治。颈部制动,减轻对水肿神经根和痉挛血管进一步刺激,辅以适度地颈椎牵引、减轻压迫。可口服中药活血通络、温经止痛之剂,中药可选用:葛根、桂枝、羌活、川芎、麻黄、制乳没、白芷、白芍、柴胡、狗脊、巴戟天等。对瘫痪型颈椎病应尽早予以手术治疗。
总之,加强防治,注意劳逸结合,调适寒暖、适度运动锻炼,既病早防,可有效地防止颈椎病发作和加剧。
作者简介:
曹飞,骨伤科主任、主任中医师,高邮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毕业于扬州医学院。曾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内科、二军大长海医院内科进修学习,从事骨伤科临床工作近20年。擅长运用中医手法整复骨折脱位,中医药治疗颈腰痛,对脊柱四技骨折内固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