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到处是一片繁忙的生产景象,各条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工人们都在认真专注地干着手中的活。在一台束丝机前,记者遇见了正在忙碌的女工胡宏梅,只见她穿着一套蓝色工作服,戴着白色手套,将一个个圈着钢丝的储线团套在机器上,用手飞快地转着储线团的圆轮,动作非常娴熟。征得胡大姐的同意后,记者也要了副手套试搬了下这个储线团,“呀,好重啊!”记者情不自禁地叫出声来,一旁正干活的胡大姐听声赶忙凑过来,笑着说:“别看这个小线团貌似不重,可轮轴中围的全是钢丝,加起来有几十斤呢。刚开始工作,我也搬不动,但搬久了,就习惯了。”
在随后的攀谈中,记者得知,今年已近50岁的胡宏梅,在曙光公司已干了20多年。几年前,她一直在曙光老厂区上班,因为厂里全是老式的生产设备,机械化水平不高,大部分工作都要靠工人手工完成,一天班上下来,她经常累得腰酸背痛。可自从公司扩建新厂区,并引进一批新的生产设备之后,整个生产自动化水平有了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一线工人的工作量减少了不少。现在,她们上班已感觉轻松不少。“就拿这个束丝机来说,以前我们所用的设备大部分程序都要靠人工完成,出现断丝,也只能靠人工一段段检查。现在只需完成其中1/3的工作程序,剩下的全部交给机器来搞定。而一旦有断丝现象,机器也会第一时间自动报警,完全不需要人工再去检查,既方便也快捷。”胡宏梅自豪地说,现在他们每天工作8个小时,每月有近2000元的收入,公司还定期给我们缴纳养老、医疗保险,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企业给职工一份情,职工还企业十分爱。说小了企业就是一个家庭,说大了企业也是一个社会,无论家庭还是社会,都需要一个和谐的氛围。曙光公司的发展不正是近年来我市小康社会建设的一个缩影吗? 管玮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