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记者节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2年11月08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针菇“住”进大厂房
  日前,记者一行来到扬州市丰园菌业有限公司采访。企业负责人向我们介绍说:“这个项目是今年5月份正式投产的,可年产纯白金针菇6500吨左右,填补了苏中地区菌类产品工厂化生产及深加工的空白,是扬州市最大的工厂化金针菇生产基地!” 

  在我的想象中,种植菌类或蔬菜都应该在大棚内进行,农民朋友必须弯下腰,亲手栽种、浇灌、施肥,而当记者们走进丰园菌业的生产车间时,车间内的景象让我和身边的同事不禁发出声声惊叹:“太牛了!”

  只见车间上方盘旋着一条宛如长龙的自动化传输带,连通着整个厂区,将一个个金针菇菌种瓶输送到“独门独户”的全封闭菇舍,场面蔚为壮观。公司总经理陈锋笑着说:“我们聘用了专业人才从事金针菇生产及深加工研究,同时与江南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相继制定了金针菇培养料配制、拌料、装瓶、灭菌、冷却、接种、培养、搔菌、催蕾、抑制、生育、采收等一整套标准化生产工艺及生产操作规程,基本实现了现代化!” 

  听完介绍,记者也上前体验了一回流水线操作,发现生产线全是机械化操作,工作人员只要在一旁照看就可以了。随后,我们又走进包装车间,体验包装工作。一个个装着成熟金针菇的小瓶通过传输带送到我们手中,在师傅们的指导下,我们将金针菇摘出来装进食品袋中,扎口装箱。陈锋对我们说:“如果在大棚里生产,至少需要500人。而这套自动化流水线,整个工厂只有100余名员工,几乎都在包装车间!”了解完金针菇生产的整个流程,陈锋告诉我们,金针菇工厂化生产具有绿色、无污染的特点,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通过两个小时的参观体验,记者对丰园菌业种植工厂化、经营产业化的现代农业模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采访回来的路上,记者一直在想,其他传统农业项目是不是也可以借鉴这种模式呢?              王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记者节特刊
   第04版:记者节特刊
   第05版:记者节特刊
   第06版:记者节特刊
   第08版:文游台
   第10版:专版
   第11版:教育园地
   第12版:专版
跟着农民学种田
金针菇“住”进大厂房
记者走基层
感受曙光人忙碌而幸福的生活
回汉团结一家亲
请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
蔬菜园里感受丰收喜悦
一尘不染一丝不苟
倾听村民畅谈家乡美
摘棉记
高邮报记者节特刊06金针菇“住”进大厂房 2012-11-08 2 2012年11月0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