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文游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2年05月15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嫂的困惑
  □华占和 

  前几年,李嫂和丈夫双双下了岗。四十多岁的年纪,说老不老,说少也不少,干什么事都显得没了底气。他俩文化水平都不高,没有正规的学历文凭。为了生计,李嫂给丈夫买了一辆半新不旧的三轮车,上街搭客载货;她自己则打起了“游击”干零工,反正有什么活干什么活,哪儿能赚钱就到哪儿去。因为收入不太固定,所以小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相当艰辛。

  李嫂并不怨天尤人,她只是后悔自己小时候没有认真学习,没有多读些书,如果自己有个过得硬的文凭,现在到哪儿都可以找一个好工作!可是这世上没有后悔的药卖,他们夫妻俩只有把心思寄托在独生女儿秀秀的身上,希望秀秀认真读书考上大学,将来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好工作,不再像自己一样过一辈子的苦日子。

  去年中考,学习成绩一向处于中等水平的秀秀,居然考进了市里的一所重点中学。李嫂高兴得像买彩票中了巨额大奖似的,激动得一个晚上都睡不着觉,因为她听人说,只要能考进这所重点中学,就等于是一只脚跨进了大学的门!她对女儿的态度大变,原先对秀秀不是骂“笨猪”,就是吼“馋猫”,现在突然把她当成了宝贝,敬如贵宾。秀秀洗自己的衣裤,她抢过洗衣盆代她洗;秀秀打扫自己的房间,她夺过扫帚或拖把代她干。她对秀秀说:“从今往后,家里什么事都不让你干了,你就一门心思地把你的书读好吧。”

  李嫂当着女儿的面跟丈夫约法三章:“一,只要秀秀在家看书学习,我们不准看电视,得轻轻地走路,轻轻地说话,轻轻地做事;二,家里的大事小事绝不让秀秀插手,确保她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学习上;三,不管家里经济多紧张,哪怕我们自己少吃一点,也要单独为秀秀开些小灶,增加营养。”

  李嫂丈夫连忙点点头:“行行行,一切听你的”。他还再三嘱咐女儿:“秀秀,你听到你妈的话了吗?你一定要好好学习,为爸妈圆了这个大学梦啊!”

  从此以后,李嫂夫妻俩严格遵守自己订立的“家规”,只要女儿放学一踏进家门,他们就像家中来了什么大人物,怕惊动或影响这个大人物似的,说话轻言慢语,做事轻手轻脚。李嫂自己则一会儿送茶水,一会儿送夜宵,把女儿照顾得细心周到无微不至。

  他们做得最多的两件事就是起早贪黑、省吃俭用,同女儿秀秀唠叨得最多的两句话就是抓紧学习、考上大学。刚开始,秀秀似乎非常懂事,一放学就钻进自己的小房间里埋头看书做练习。看到女儿这样,李嫂夫妻俩都暗暗地高兴。

  转眼间,秀秀已上到了高三,再有几个月就要高考了。可是,细心的李嫂发觉秀秀最近有点变了:以前开朗活泼,一蹦三跳,见人满脸笑,现在常常是沉默寡言,脸儿板得死死的,有时候还常常坐在小房间里发呆发愣。李嫂心里很困惑,女儿这是怎么了?她想从女儿流露出的眼神中看出端倪,却看不出女儿内心深处到底埋藏着酸甜还是苦辣?

  一天傍晚,秀秀的班主任上门家访来了,说秀秀这些日子精力不够集中,学习成绩也明显下降,问他们家里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李嫂夫妻俩连连摇头。李嫂还一五一十地讲了自己的心愿以及如何对女儿百般呵护和关爱。

  班主任似乎听出了一些道道,她说:“秀秀一直是有上进心的,学习成绩在班级也是中等偏上,按正常情况,她考上大学是有希望的。但你们也不能把太大的希望压在孩子娇嫩的肩膀上,要求她将来如何如何。若是让孩子肩负着自己和父母的双重期望,她的人生就会变得过于沉重甚至扭曲,就会失去生活中本应有的乐趣。这样对孩子是不公平的。孩子有权利追求自己的梦想,但没有责任承担父母的理想。”

  班主任走后,李嫂夫妻俩一直在嘀咕:做父母的到底应该给子女什么才是最珍贵的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视觉新闻
   第06版:文游台
   第07版:专版
   第08版:特别报道
在希望的田野上
欠父亲电视机
春天里的文化
李嫂的困惑
读书情结
高邮报文游台06李嫂的困惑 2012-05-15 2 2012年05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