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静寂的田野终于苏醒过来,她微微张开沉睡了一冬的眼睛,悄悄地将自己的外表装扮一番,于是整个田野生机勃勃起来。
田野里大片大片的麦苗最先显示出生机。在四周的植物仍耷拉脑袋、冬眠的动物仍在沉睡时,麦苗最先竖起了她的耳朵,这个本来低垂着以至能碰到地面的小个子,仿佛听到了生长的号角,一下子昂起了她的头,一个劲儿向空中伸展,仿佛她睡得太久了,现在该舒舒服服地伸一个大懒腰了吧!顺便再将自己保持了一个冬天的没有光泽的暗绿色改变一下,田野的底色也就变成了柔和的浅嫩绿色。农民朋友们知道,麦子起身了!这一起身又带起路边小草、野菜们纷纷抬起头来,灰黑色的田埂两边,出现了点点的新绿,没过几天就变成了一层一层耀眼的绿色,最终田埂消失在一片绿色的海洋中,遍野的绿色便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
此时,远处的河边,排成整齐队伍的柳树,枯黄的树干上,苍白色的枝条低垂着,仿佛仍在和寒冷的冬天作无言的抗争,没有一片树叶。不经意间,树的四周就泛起了一层隐隐约约的黄绿色,这种绿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让人以为自己是在意念的引导下看模糊了眼,是在心里为老树着了新装。但揉揉眼再看,那淡淡的、若隐若现的绿色真实地存在着,树的四周似乎被一层绿色的光环围绕着。一场连绵的春雨过后,清爽的空气中,那种朦胧的绿色一下子就清晰起来,树周围的那种绿色的环逐渐长大变厚,枝条上现出了点点的嫩绿色细叶,还泛着点浅黄。就在不经意间,绿色就蔓延到天空中、倒影在水面下,立体的绿色于是就笼罩了整个田野。当人们猛然惊觉时,披着绿叶的柳条已经“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激起了人们心中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孤立在田头的桃树刚长出细叶时,醉人的桃花还只是一个个难看的褐色的小花蕾。在阳光和雨露的呵护下,花蕾很快就把这种褐色长大、变淡、转红了,花蕾的中间现出浓浓的青色,再逐渐转淡,朵朵迷人的淡白色小花就绽放开来。经过春日的阳光一照,淡白色的花瓣上又现出了点点的红,她害羞了吧!不然,怎么在花瓣上现出红晕?当粉红色的桃花盛开的时候,沟壑交错的田野,在嫩绿的底色上,有整块的菜花黄、点点的桃花红、一簇簇的竹叶青,田头地角还有那紫色豌豆花、大眼睛的蚕豆花……蜂飞蝶舞、鸟鸣犬吠、柔风拂面,凝视着这一幅美不胜收的风景画,美好的希望让人不由得从心底油然而生。
麦子的起身也吹响了农民忙碌的号角,田野里逐渐热闹起来。在还干涸着的鱼塘边,远处的老大妈抱着一捆刚刈的青草向鱼塘走去,吵杂声也随之从对面的鱼舍传过来。一条大黑狗轻吠了一声欢快地窜了出去,摇头摆尾、上窜下跳;老母鸡们扑腾着翅膀,咕咕叫着飞奔而去;一群黄毛还未褪尽的小鸭嘎嘎地叫着,颤微微地迈着八字步紧紧地追赶,似乎在说:“还有我呢还有我呢!”当树绿了花开了蜜蜂也来了的时候,棉花就该播种了。人们把从地里打出的棉花钵整齐地码在一起,浇水、丢种、打药、撒酥土,再盖上塑料薄膜保温,待棉花苗长出后,还要把一个个钵移栽到大田里,接着便是无休止的除草、施肥、洒药……春日的田野里有人们永远都干不完的活,也承载着人们无尽的希望。
劳作之余的人们,有时会从麦田里、土埂边、沟渠旁、晒场上,随手挖些野菜,从荠菜、野麻菜、枸杞头、黄花草到马兰头,要什么就挑什么,没有刻意,似乎田野里到处都充满着希望。黄昏时分,人们聚在一起走向炊烟袅袅的村庄,突然传来一阵歌声,不知是谁随手在路边摘了一只野荞荞(苜蓿),放在嘴边吹了起来,声音虽不悦耳,却在春风中激荡人心: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