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草木深处见春秋

  □  王如祥

  梅雨缠绵的六月,撑一柄藏青色底方格伞踏入雨花台时,雨丝正顺着苍青的瓦当连成珠帘。空气里弥漫着湿土与草木发酵的微腥,混合着松柏特有的清冽,在石阶上洇出深浅不一的水渍,像老照片褪色的纹路。这方被雨水浸润的土地上,每一株植物都像是从历史褶皱里长出的标点,在淅沥声中诉说着比季节更悠长的故事。

  主峰前的雪松总在雨中显出铁铸般的轮廓。针状叶上凝着豆大的雨珠,垂落时砸在石阶上碎成八瓣,恰似烈士们未竟的理想碎成了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亮着。它们的根系深扎进红壤,树干却始终保持着刺向苍穹的姿态,即便被梅雨压弯了枝梢,梢头依然倔强地指向上方——那是1927年至1949年间,无数年轻生命奔赴的方向。记得有人说雪松是“活着的纪念碑”,此刻看它们在雨雾中肃立成阵,突然懂得这种象征的重量:当肉体化作泥土,精神便借由草木的肌理继续生长,每一圈年轮都刻着“不屈”二字。

  穿过碑廊时,雨势渐密,远处的丁香园忽然浮起一片淡紫的云。22棵丁香树在雨中微微颤动,细碎的花瓣沾着雨泪,像谁遗落在人间的22封未拆的信。1932年的那个春天,同样是这样的雨季,22岁的丁香在刑场上最后望了一眼江南的雨,她腹中的胎儿尚未见过天光,而她的爱人乐于泓在多年后携来树苗,让她的名字在花丛中重生。此刻雨丝滑过丁香的叶脉,那清晰的纹路多像一双眼睛的倒影——是烈士在看这盛世人间吗?不然为何每朵花在雨中都含着三分欣慰七分怅然,像在说“这锦绣山河如我所愿,只是我已不能陪你看尽”。

  竹林在雨里翻涌成青色的海,刚竹的竿被冲刷得发亮,节节拔高的竹节上还挂着1949年前的硝烟。雨滴敲打竹叶的声音,竟与史料里记载的枪声有些相似,只是更沉、更闷,像被时光泡软的呐喊。忽然想起有人说竹子是“有节的骨头”,当它们在梅雨中发出簌簌声响时,多像无数英魂在低语:当年我们折断在这片土地上,是为了让后来的草木长得更茂盛啊。脚下的泥径已被雨水泡得松软,每走一步都似踩在历史的褶皱里,那些深埋地下的竹鞭,正带着烈士的体温向四方蔓延,在每一个雨季都撑起新的翠绿。

  纪念馆的石阶缝里,苔藓正绿得发亮。这种贴着地面生长的植物,最懂得收集时光的碎片。那些滚落的血珠、未说完的誓言、草鞋留下的泥痕,都被它们用苔藓那细细的绿丝儿编织成暗绿色的记忆。雨珠在苔衣上滚动时,能看见无数细小的棱镜,折射出1949年前的天光——那时的雨也这样下着吗?那时的草木也这样见证着吗?指尖触到苔衣的湿润,忽然明白为何雨花台的每块石头都长满绿意:不是石头滋养了苔藓,而是苔藓在替石头记住,记住那些滚烫的血如何渗入土壤,化作植物生长的养分。

  离开时雨仍未停,伞上的水珠滴在衣襟,竟晕开一小片淡青色,像极了雪松针叶的倒影。回望园区,所有的植物都在雨中连成朦胧的绿幕,而那些被雨水洗得发亮的叶片背后,分明藏着无数双眼睛——是宝华玉兰的花瓣在开合间闪烁的光,是垂丝海棠的花梗上悬着的泪,是二月兰在草丛里眨动的紫星。原来梅雨季节的雨花台,每一株植物都是历史的传声筒,当雨水穿过它们的叶脉,我们听见的不仅是季节的私语,更是一个民族在草木深处藏了千年的春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副刊
   第04版:特别报道
高邮颂
草木深处见春秋
柳荫菩提路
陈嘉庚的集美学村
高邮馄饨
高邮报副刊03草木深处见春秋 2025-07-04 2 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