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高邮生态环境局
2024年,全市上下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污染防治目标,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精准发力 守护蓝天
PM2.5年均浓度降至31.4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83.6%,两项指标均达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完成47家铸造、5家砖瓦企业废气治理,完成24座重点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改造和22家汽修企业废气治理设施提档升级。
协同发力 保卫碧水
全市10个国、省考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优III比例90.1%,无劣Ⅴ类水体,3个饮用水源断面水质达标率100%。牵头组织实施高邮湖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三阳河、大运河等相关河湖沿线环境整治巩固提升行动。联合金湖、天长建立高邮湖水环境治理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北澄子河流域珠光污水处理厂生态安全缓冲区建成投运。
持续发力 防护净土
开展送桥镇等5个乡镇201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达70%,开展全市固体废物非法处置倾倒专项行动。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环境执法刚柔并济
扎实推进第二轮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问题整改销号,全力配合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开展涉水、涉气、涉危废等各类专项执法行动。推行审慎包容柔性执法,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17起,不予处罚金额117.1421万元。
“一河一策一图”应急实战
实战演练统筹联动公安、交通、消防、卫健、应急、水利、气象、生态环境等多部门应急力量资源,充分运用5G传输、应急监测车、水质采样无人机等高科技手段,全流程演练重大敏感事件信息报送、预案启动、应急监测、专家研判、现场处置、舆论引导、善后处理、信息发布等实战要素。
“喜”讯连连 “绿”浪翻涌
环境质量历史最佳
PM2.5年均浓度降至31.4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83.6%,两项指标均达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10个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优Ⅲ比例90.1%。高邮湖湖心区国考断面总磷浓度0.074mg/L,同比下降6.3%。获“双满分”“双第一”的优异成绩。
上争资金成绩显著
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成功上争资金1597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3140万元、省级切块专项资金3281万元,生态岛试验区、无废城市建设、农村生活污水等各类奖补资金3054万元,申请政府专项债6500万元。在扬州市名列前茅。
荣誉表彰硕果累累
— 国家级 —
电池工业园整体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通过生态环境部评估,扬州唯一。《一座城的倾心守护,人与鹳的“双向奔赴”—扬州东方白鹳保护实例》入选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优秀环境公共关系示范案例。
— 省级 —
扬州瑞斯乐复合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钎料涂布清洁生产项目等2个案例入选长江三角洲地区(江苏)清洁生产提名案例。高宝邵伯湖群“生态岛”试验区入选省级试点。省级生态文明示范镇实现全覆盖。开展送桥镇等5个乡镇201个自然村农村生活社会化污水治理工作,治理率达70%,我市被列为首批“省级农村生活污水社会化治理示范区”。2022年-2024年连续三年获得江苏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提名表扬案例,每年均为扬州唯一。高邮生态环境监测站获“省巾帼标兵岗”称号。
— 市级 —
成功举办2024年扬州市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演练暨东平河“一河一策一图”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验证性实战演练。荣获2024年扬州市生态环境监测技能竞赛团体二等奖。
擦亮生态底色 绘就美丽画卷
今年1-3月,我市PM2.5平均浓度50.7微克/立方米,排名扬州市6个县市区第2,同比下降6.6%,改善幅度排名第1。优良天数比率78.9%,排名第2,同比下降1.3百分点,改善幅度排名第2。
今年1-3月,10个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优Ⅲ比例90.1%,优Ⅱ比例9.9%,无劣Ⅴ类断面,高邮湖湖心国考断面总磷浓度0.052mg/L,同比改善13.3个百分点。
2025年度计划实施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16个,计划总投资47.79亿元,目前11个项目已开工,已开工项目均按序时建设中。
2025年已获得中央资金1704万元,6个省级项目已通过专家评审,储备待申报项目超过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