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其昌
1991年9月30日至10月7日上午,回到高邮的汪曾祺、施松卿夫妇,下榻新建的北海大酒店一间套房,东为卧室、西为接待室。我、金家渝及汪丽纹的二女儿,在府前街原高邮中学一间房中,边吃香蕉边与施松卿老师闲谈。
有人说老年的施松卿老师像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果真不错,皮肤白皙,风度优雅。我问:“你与汪曾祺先生结婚就这么简单:两人游北海公园,在附近一家面馆吃面条,当晚向沈从文、张兆和家报喜。”她说:“是的,1949年与老汪在北京结婚,1950年6月2日生下汪朗这男娃。”我问:“你俩新房在何处?”她说:“我工作单位的两间宿舍。”我说:“你当时27岁,汪先生25岁,家长同意吗?”她说:“我们是自由恋爱。我在西语系读书,他在中文系读书。他在西南联大就发表文章,长相尚可,穿着土冒。”我说:“他出行时、回邮时穿着得体,常穿米黄色风衣,这次回邮也是这样。接待《扬州日报》记者,更是西装革履又系领带。”施老师说:“那时是在昆明,现在不穿好一点要使人笑话。”我说:“你才貌双全、外秀内慧,上西南联大时被人称为林黛玉,有这话吗?”“有过,那是过去的事了。现已有第三代,风光不再,不要这样夸我,陈其昌同志。”我说:“汪曾祺的父亲汪菊生要把定婚的礼物给你,你不要,有这事吗?”她说:“有,我要做独立女性。结婚我也没有陪嫁,简朴平常过日子,蛮好!”
闲及二老北京旧事,我问:“汪曾祺先生被划为‘右派’下放,你正在单位有事,没有回来送他?”她说:“是的,单位不让请假。我回来见老汪留一字条:‘我将去张家口沙岭子劳动,争取三年改造好。家里的事,松卿你操心了。’”我又问:“你俩在北海公园遛弯(散步)时,看见一个老人推着车,车上坐着他的老伴。你说:‘我如果有一天需要你推车,你推不推?’汪老开始未回答,你又追问一句,他说:‘推,肯定推!’有这事吗?”她说:“是的,有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