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汪曾祺学校九(17)班 傅章程
周末,妈妈带我去吃那碗从小吃到大的青菜面。
下午三四点钟的光景,面馆里人多座少,拥挤而热闹。这亲切的市井小巷里的烟火气,最能让人放松下来。
“小谢!面好了没有啊?”是王叔的大嗓门,他可是这面馆的常客。
“哎!好了。”这碗面是王叔的。王叔接过面碗,迫不及待地先吸溜了一口,“就好你家这口面!这两天没来,就觉得心里头闹得慌!”这话引得众人发笑。
“您可慢点儿。”小谢阿姨也笑,“可不嘛,现在人生活节奏这么快,来我这儿吃口面不就放松一下吗?”
“这话说得好!”王叔竖起大拇指,“大家来你这儿,就是放松来的!”我也跟着众人笑。我深吸一口气,浓郁的面香夹杂着午后的阳光,说不尽的惬意和享受。
小谢阿姨掀起锅盖,一团白雾像大蘑菇一样飘出来,又慢慢散去。我上前一步,准备伸手端碗,可阿姨把面捞起来,滤了滤水,又放了回去。我心里不解,“阿姨,为什么又放回去了?”“这你就不懂了吧?”阿姨弯了眼角,“面快好的时候,把火调小,用小火焖一会儿,面就不会烂了,口感更好。”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似乎这碗从小吃到大的面条,多了一点不平凡的东西。
“我一开始也是一心求快求满,后来慢慢发现有时候还是该慢下来……”阿姨捞起面,盛进碗里,撒上葱花。我端过碗,在凳子上坐下,好好享受这一刻的好时光。
碗里的面条根根分明,青绿的菜叶嵌在其中,黑色的胡椒粉与翠绿的葱花,宛如一幅写意的水墨画。面条厚实,咽下一片菜叶,清脆爽口,冲淡了面条的厚重感。一口接一口,面碗很快就见了底。
这碗从小吃到大的面依旧很美味,可是那天的面里多了一些不平凡的东西,那是一份对生活的思考:人生就像煮一碗面,不要一心求快,掌握好火候才是最重要的。
指导老师 龙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