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市初中语文臧芳工作室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市委书记张利连发的“九问”催人奋进。工作室要继续扎实做好研修过程,阅读与作文携手,示范与讲座同行,知识与素养共生,城乡联盟,送课到校,为高邮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发出自己的一份力。
阅读观摩蓄实力。专业阅读是名师成长的源头活水。工作室每学期都有读书清单,定期进行读书报告会,不定期地开展“阅读沙龙”,倡导个人阅读与团队分享相结合。积极组织成员参加省市的语文活动,并将活动会议的链接,分享在微信群,做到全员培训学习。学期考核时,每人提交好三个一:一堂公开课、一个教学反思、一篇论文,用“青蓝工程”进行组内的师徒结对,让年轻教师轮流分片上课,打磨并夯实他们的教学基本功。
专题活动有合力。随着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将进一步聚焦课堂,探索教学新策略。工作室每年至少举行10次专题活动,陈媛媛、徐桂平等名师率先上示范课,做到以课为媒,以研促学。更宝贵的是,我们还与小学语文的郑春工作室、邵龙霞工作室就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进行思考与教学研讨,同时还与扬州、镇江等地的语文工作室就“整本书阅读策略”“情境化的个性写作”等开展联盟活动。专家领航,层层培训,邀请了中文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的张蕾主编、扬州语文教研员王伟主任、省特级教师陈玲玲等开设学术讲座,为建设高品质课堂增添新动力。
集智研修显张力。行者常至,为者常成。名师个人成长呈现“小荷已露尖尖角”的蓬勃之势。工作室现有扬州市特级教师4人,扬州市学科带头人7 人,扬州市中青年骨干8人。2022年乔淼老师在江苏省语文教学课堂竞赛中,荣获一等奖的第一名,这是近十几年来高邮初中语文竞赛未有的佳绩;外国语学校的赵桂珠老师个人专业成长最突出,她多次荣获扬州市教育科研成果奖一等奖第一名,她领衔的“四季风”文学社获得全国“百佳文学社团”。像这样能吃苦、耐得寂寞的研究型老师,就是身边的榜样,引领着后浪们茁壮成长。将来工作室会在“课题研究的深度”“核心期刊发表的高度”“青年教师成长的广度”上下功夫,在工作室的这片沃土上,我们将不负韶华,拔节成长,共同创造高邮教育突飞猛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