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跃华
面对电视,常常是爷爷伸手喊关,石头百般阻扰说不行;不成他就死拽住爷爷的手,眼泪鼻涕,跟爷爷僵持,像是玩具遭抢,美食被夺,相争失利,伤心委屈得不行,叫爷爷下不了台。
因为电视,爷爷伤害了孙子的感情,他直言爷爷坏,奶奶好——从不阻拦他看电视,还有求必应。爷爷有所触动,若有所思,怎么化解跟石头的矛盾呢?
小石头爱玩车,捏着小汽车,使劲地摁着轱辘在地面上转,一圈圈上劲发力,突然放开它在地面上飞驰,直到车头一歪,筋疲力竭;小石头酷爱枪,托着枪,眯起一只眼睛瞄准,扣动扳机,啪,精准命中目标;他还爱扮孙悟空,戴着猴王面具,手搭凉棚,闪亮登场,炫动金箍棒!然而他最痴迷的还是电视,爱憎分明的熊大熊二,妙趣横生的大头儿子小头爸爸,酷炫的动漫,都令他如醉如痴,看三天不晓得饿,不觉得困。
小石头贪恋电视,一有机会就看,看个没完;还竭力为自己打掩护,辩解。明明看的时间不短了,却说才看,再看一会儿就关。可是,他看三天三夜也不提关电视。要是被催逼得紧,他说都好久没看电视了,作业都做完了,再看一会儿嘛。电视如同他小时候的奶瓶,捧在手心,叼在嘴里,才能安静。
见他电视看过了头,爷爷告诫,看看就算了,电视不能当饭,还要不要睡觉?明天还要上学呢——电视靠得这么近,你拱进电视机里罢——伤眼睛!劝说无果,只得来硬的,啪的一声关了电视。
一次次的争执中,小石头学乖了,讨好爷爷。爷爷一出现在门口,他上前亲亲热热地一声,嘘寒问暖,端凳子给爷爷坐,还把好吃的塞到爷爷手上,塞进爷爷嘴里,堵爷爷的嘴。还问奶奶,他是不是刚把作业做完了,才看了一会儿电视?
爷爷清醒着呢,提防着孙子看电视上瘾,挤占学习时间,耽误功课,挤掉了别的兴趣爱好,不利于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他认为小孩子应该兴趣广泛,不应只局限于看电视——即使看电视,也要有个度,立个规矩。
石头,我们看风景去好不好?好,小石头一蹦三尺高。看风景激起了小石头的好奇心,转移了他看电视的念头。爷爷领着小石头,沿着北澄子河一路向东走。一路上,小石头不断地问这问那,爷爷有问必答,他收获颇多,还亲近自然,见到了别样的风景。清澈宽阔绵延的北澄子河,奔涌咆哮的泄水闸,雄伟壮观的大桥。小家伙如看电视一样手舞足蹈,大呼小叫,走路都没有正形。其实当爷爷的比他还开心呢。
电视的魔力终究难以抵抗,小石头完成了作业,缠着奶奶要看电视,还言之凿凿,理由充分,很是打动人。爷爷说我们到广场上骑车去吧。骑车是小石头的最爱,他一下子来了神,推出小自行车,往广场上骑,如入无人之境。只见他双手紧握龙头,踩着脚拐飞起来了,一路欢笑着,像看电视一样快乐。小石头骑了一圈又一圈,好不潇洒,路人啧啧称赞。他出了劲,流了汗,过了瘾,得到了锻炼,眼睛还不碍事。车子一停,他又跟新朋友疯在了一块。爷爷在旁边分享着。
爷爷,我要看电视!放学到家,小石头迫不及待地说。作业做好了怎么样?爷爷跟他协商。不——行!我上学辛苦一天了,应该看电视奖励奖励!小家伙专横跋扈起来了。看电视是有条件的。基本的学习任务都不完成,凭什么奖励你?爷爷毫不让步,斩钉截铁!呜呜呜,我就是要看电视。孩子的眼泪不值钱。奶奶心疼孙子,劝爷爷别跟孩子认真,细人才多大呀。
惯儿不惯学!爷爷批评了奶奶,严肃地对小石头说,想看电视也可以,你起码要先完成学习任务。小石头还算听话,也晓得爷爷的脾气,估摸着他没有通融的余地,只好让步。好吧,我听爷爷的还不行吗?他搬来凳子,铺开作业本,噙着眼泪一笔一划地写起来。完成之后,又耐着性子听爷爷读了篇“十万个为什么”,爷爷这才让他看电视。电视可以看,但是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爷爷作了进一步要求。
爷爷想,跟小石头要讲点策略。
石头,把垃圾倒掉,奖励你看电视。小石头面露难色。以前他只会乱丢垃圾,磨嘴费牙才肯放垃圾桶,还常往垃圾桶里吐痰,倒垃圾之类的事根本不沾边。爷爷劝说,家里人人都要讲卫生,都要有担当,都有清倒垃圾的责任,包括你小子在内!爷爷说话在理,也为了看上电视,小家伙克服畏难情绪,勇敢地拎起了垃圾桶,走向了垃圾箱。爷爷还趁热打铁,把看电视作为劳动奖励,给小石头更多的机会。
室外有两道门要关,小石头不敢去。爷爷说,去关门可以看电视。小石头心动了,举举手说去。到底胆小,他拖爷爷到房门口给他壮胆,还哆哆嗦嗦地,一步三回头。事毕,爷爷问他有没有少一只耳朵少一只鼻子。小石头笑了。后来他独立去关门,不再用人陪。他挺佩服自己的胆量。
渐渐地,小石头跟爷爷越来越亲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