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教育园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7月27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浅议小学数学与语文学科融合的有效途径

  □ 市城北实验小学 乔文大

  数学和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两门最重要的学科。从小学数学的角度出发,研究这两个学科之间融合的方式,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并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完善数学的专业表达,能在实际生活中有效地加以应用。那么如何实现语文与数学之间的融合呢?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几方面尝试。

  一、借助情境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低年级语文作文的启蒙一般是从看图写话开始的,而数学课堂教学,往往借助情境图导入新课,如小区门口用于控制汽车进出的转杆、到商店购物、各种原材料的产量、计算器各类按键、生活中的各种平面图形、书架上的藏书量等,这些情境图来源于学生实际生活,呈现的都是学生熟悉的、有趣的现实情景,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同时,也是学生很好的口语表达训练题材。如四年级上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这一单元中有关“旋转”的主题图,呈现的是现实生活中利用旋转设计出的小区门口用于控制汽车进出的转杆。首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说一说这三幅图画的是什么?图中的转杆打开和关闭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抓住主要事物转杆,探究转杆运动的特点,就能充分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二、借助具体范例,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小学生特别善于模仿,语文习题中一些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句式转换练习往往是先出示范例,再让学生有的放矢,进行仿说或仿写。数学语言的表达也可以向语文课学习,让学生照着样子说话,以此展开教学。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这一单元中,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照样子说”的方法。教者在第一课时观察投票箱时,先引导学生说出从前面、上面和右面,观察到的形状分别是怎样的,再通过指名多个学生进行练习,反复强化。必须强调口头表达的完整性,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进行仿说或仿写。

  三、借助释义,明确数学概念

  数学教学是理性思维、逻辑思维的疏理,但数学教学中不能只注重计算、分析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注重说的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学有关数学概念、法则的时候,我允许学生用准确、简洁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只要能说得清楚、正确即可,而不是让他们对那些概念和法则死记硬背。数学教学强调言简意赅,精练准确,常常是多一个字、少一个字、换一个字,就会影响甚至改变原意。数学中有很多看似相近、类似的词语和概念,意思却不同,如果理解不正确,学生会写成错别字,或者会影响学生的判断和问题的解决。把握数学概念的本质是掌握数学概念的关键。只有熟练掌握了数学的基本概念,才能正确地运用所学知识应对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四、借助上下文,正确解读题意

  从小学三年级起,应用题的解答就是教学的难点。语文中理解题意有一种很重要的方法是联系上下文,应用题里常出现。“用同样的速度”“照这样计算”……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教师可以运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抓住关键词进行理解的方法,如上述例中,引导学生抓住“同样”,让学生说一说前面的题意中,哪一部分表现了“同样”?用波浪线划出来。联系上下文多读多练“品”出词意,提高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让学生感悟到数学语言的精确,提高对数学特点的认识,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待数学的科学态度,掌握学习的一种技能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五、借助“你知道吗”,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短文,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做到数学知识生活化、现实化。苏教版教材的“你知道吗”栏目,是结合相关教学内容编排的一个阅读与思考材料。教师应充分挖掘“你知道吗”栏目的教育价值,精心开发,适度拓展,让学生在阅读、思考、活动中,感受数学文化的美,拓宽数学视野。让学生培育数学阅读的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将课内阅读延伸至课外,形成阅读自觉,从而培养学生数学的思辨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例如,教学《千克和克》之后,及时引导学生阅读“你知道吗”,了解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合理的饮食搭配有利于身体健康,同时也了解了小学生每天膳食搭配种类和比例,特别是每种食材的重量。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教育园地
用心良苦
浅议小学数学与语文学科融合的有效途径
我的路
黑豆
梅雨季的暴雨
高邮报教育园地04浅议小学数学与语文学科融合的有效途径 2023-07-27 2 2023年07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