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扬州市公安局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公安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集中力量战疫情、护稳定、促发展,奋力推动公安工作新发展,确保了全市社会大局持续平稳。菱塘派出所荣获“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先进集体”,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天网》栏目来邮拍摄专题片《忠诚铸警魂——情系高邮湖》,作为向二十大献礼节目。民警杨成、陶明智荣获“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称号。
铸牢疫情防控屏障
面对本土聚集性疫情多点暴发的严峻形势,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筑牢疫情防控防线,未发生因核查不及时、管控不严密、流调不彻底造成的感染病例,“新十条”出台前,高邮社会面仅感染4例,为扬州最少。
做好涉疫数据核查。市级层面,成立由政法、公安、卫健(疾控)等多部门共20人的核查专班;乡镇(园区)层面,全市13个乡镇(园区)成立了共400余人的核查队伍。坚持数据“不研判不下发、不落地不下发、不去重不下发”,对上级下发涉疫数据去重、补全、落地,根据轻重缓急标注“红、黄、蓝”三色。核查电话一次性接通率在90%以上,数据核查率97.2%,红色指令及时反馈率100%,数据核查速度和质量,均位居扬州前列。
强化交通卡点管控。根据形势变化和上级部署要求,以防输入为核心,及时调整通道查控、执勤执法等工作。设置3个高速公路查验点、4个国省道路查验点,加强入邮所有车辆和人员的查验。全国疫情多点散发阶段,分地区、分类型,严格落实中高风险地区劝返、“双证双码”检查、行程筛查、核酸检测、点对点闭环管理等措施,巩固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
严格场所防疫监管。把旅馆、洗浴、足疗和酒吧等场所作为疫情防控重点,落实落细“三查三报告”、核酸检测“应检尽检”、“落地检”及监控建设等措施,全力筑牢阵地防线。创新总结《旅馆业疫情防控“六步工作法”》在扬州全市推广应用,查处取缔“黑旅馆”12家。
严密流调溯源措施。按照“市级统筹、部门联动、快速响应、一体作战”原则,市、乡两级共组成三级7个流调大队,所有流调人员处于应急状态,定期开展流调工作培训、实战演练。建立“平战结合”工作运转模式,平时,公安、卫健、疾控等部门24小时联合值守。高邮发生阳性病例时,迅速激活战时作战模式,根据流调工作量,派足流调人员,确保做到2小时形成病例核心信息和主要轨迹,4小时初步形成流调报告,24小时完成流调报告,为疫情防控工作赢得先机、赢得主动。今年,共开展现场流调三百余次,排查密接及涉疫场所暴露人员四千余人次。
提升治安驾驭能力
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紧盯社会治安和违法犯罪新变化、新特点,保持主动进攻,开展系列突出违法犯罪打击整治活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年内,破获现行案件数、公诉总数分别同比上升3.1%、25.8%。
全力侦破民生案件。依法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快侦快破多发性侵财案件,破案数和破案率均明显上升。从严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年内,破获省公安厅挂牌督办食药品犯罪案件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8人,涉案金额1200余万元。深入开展侵害妇女儿童权益问题排查整治和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等专项行动,深化“团圆行动”,帮助12个失散家庭找到亲人,其中失散年限最长的达63年。
打击治理突出犯罪。深入推进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专项行动,持续加大预警劝阻和案件侦破力度,破获本地案件21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91人,开展预警数据接收分发、上门劝阻等工作,为群众避免直接财产损失数千万元。
大力整治治安问题。挂牌整治全市15个治安重点地区,组织清查行动62次。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黄娼赌热点问题,深入开展打击整治,持续净化社会治安风气,营造健康有序的社会治安环境。
护航经济社会发展
紧扣“聚焦江苏绿心、加快中部崛起”目标定位,靠前一步、主动作为,为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公安力量。
全力开展文明创建。聚焦文明交通,强化道路秩序管控,围绕闯红灯、逆向行驶、违章停车、不礼让斑马线等四类交通痼疾,加大路面交通违法行为现场查处率,48条主次干道实行“路长制”管理,严格查处车辆和行人交通违法。狠抓电动自行车上牌,创新“政府主导、乡镇组织、交警牵头、派出所参与”的工作模式,打造“网上预约、就近办理、一站办结、便利快捷”的服务体验,全年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6万辆。聚焦文明养犬,推动社区、物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犬管理工作,紧盯涉犬警情高发、群众反映重点部位,清理流浪犬,加大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全年发放《文明养犬倡议书》2.1万余份,教育劝导养犬群众1600余人。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推进许可权改革,确定90项集中审批事项,落实“一枚印章管审批”。下放户政、交管、出入境等195项高频服务事项至派出所窗口办理。在市人民医院设立“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五证(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登记、新生儿医保卡、儿童预防接种证、母子健康手册)联办窗口,把原来需要分别到卫健、公安、医保、人社等四个部门办理的事项,现在集中到一个地点就能很快办理,极大方便了群众。在车管所设立“新车上牌一件事”专窗,办理牌证2508件,上牌时间由原来的平均10小时减为现在的2小时。
维护良好经济秩序。严厉打击经济犯罪,破获重大经济案件3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9人,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破获全省首起买卖驾驶证分诈骗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1人,涉案金额数十万元。积极防范非法集资活动,非法集资类案件连续三年“零发案”,保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开展“企业职工防骗宣传周”“财会人员防骗培训班”“企业挪用公款专项清理行动”等活动,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类市场主体识别防范经济犯罪、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锻造过硬公安队伍
统筹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纪律作风教育整顿,全力铸警魂、树警威、正警风,着力锻造“四个铁一般”的高邮公安铁军。
以红色基因筑牢忠诚警魂。深化全市公安机关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依托智慧政工平台,强化基层党支部建设考核管理。灵活用好“书记上党课”、主题党日等活动载体,丰富党组织生活。专题举办“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庆祝建党101周年主题党日活动,以党建带队建,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以强警导向增强队伍活力。加大典型培植力度。发现“好苗子”,深挖“闪光点”,抓好“邮城警星”平时表彰、战时通报表扬等,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党的二十大安保期间,先后通报表扬集体和个人22个。今年以来,23人荣立个人二、三等功,出入境大队获评“全省巾帼文明岗”。规范辅警教育管理。开展警务辅助人员层级化评定工作,完成595名辅警层级首评工作,提升了辅警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以严的基调深化从严治警。从严防控风险。针对身边发生的案例,两次召开全警警示教育大会,引导民警从身边案例中汲取教训,不触红线底线。组织开展为期两个月时间的队伍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梳理排查“不放心”的重点关爱民(辅)警,开展重点关爱民(辅)警谈心谈话60余次,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全力消除风险。从严执法监督。研究制定《执法办案“四级”责任制》,进一步落实案件主办人、办案单位法制审核人、法制大队审核民警、局审批领导“四级”责任,真正形成层层把关、层层有责的监督体系。深入开展“执法除疾”行动,切实减少执法问题,提升执法公信力。在全市公安机关接处警考核中取得团体第二名,在第一轮执法练兵竞赛和执法监督考评评比中勇夺扬州团体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