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教育园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12月29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能不能做“雪孩子”

  □ 市实验小学 李红梅

  “雪孩子”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中的主人公。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一个雪孩子陪伴小白兔,给小白兔带来了欢乐。后来小白兔家里着火了,雪孩子从大火中救出了小白兔,自己消失后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白云。这是一个充满着爱、勇敢和牺牲的英雄主义的故事。

  童话故事因其具有浓厚的幻想色彩、语言生动、情节离奇曲折,深受低年级儿童的喜爱。在教学时,我能充分感受到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读故事的心情。我通过以读代讲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以多种形式的朗读去加深对童话内容的理解,尤其是体现雪孩子奋不顾身勇救小白兔的精彩片段。“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儿?”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雪孩子救小白兔急切的心情。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圈圈画画找出雪孩子救小白兔时用到的动词并进行交流,其中“冲、冒、找、抱、跑”这一系列动词的连贯运用,更是突显了雪孩子英勇无畏的壮举。学生在汇报交流的同时还想象画面,进行动作展示,并在小组合作中表演,将一个舍己为人的可爱的雪孩子形象展现得活灵活现。

  表演结束后,我抛出了问题:对于故事中的雪孩子,你是如何评价的?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雪孩子很勇敢,在危险中救出了小白兔。有的说:雪孩子不顾自己安危,把小白兔救出来,很了不起。还有的学生说:雪孩子舍己为人,我们要向他学习。确实,学生的想法很符合我们的预期,在完成语言训练的同时兼顾了学生道德养成教育。这也是许多童话故事中想要达成的德育目标。

  在细致研究教学参考书时,我发现最后有一行提醒往往会被忽略,那便是:在教学时还应提醒学生不要模仿雪孩子的行为,不要让自己置于危险之中。在我看来,这点提醒尤为重要,让我在反思自己教学环节之后,不得不进行适当的调整。于是,在让学生充分表达了对雪孩子的赞美之情之后,对学生以雪孩子为榜样的想法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我又设置了一个教学环节,在班级里展开小组合作,讨论:如果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最好的朋友家里着火了,朋友还在睡觉,我们要不要像雪孩子一样勇敢地冲进烈火中去做一个英雄?

  讨论之初,很多同学一看到题目中有“勇敢”“英雄”的字样,立马积极举手发言,说:“要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朋友被烧死。”“朋友之间有困难要互相帮助,不能见死不救。”“朋友有危险都不去救,那还是朋友吗?”眼看学生的看法趋于一致,都要救,于是我对他们说:老师能理解你们想做英雄的想法,的确也很无私,但是对于才上二年级的你们来说,去火海里救人这种行为真的正确吗?请大家仔细地想一想,再告诉老师。

  这一下,同学们的豪迈之情似乎受到了打压,同时也让他们有了冷静思考的时间。一会儿有同学举手说:我觉得我们应该去找大人来帮忙。有同学补充说:还是应该快点找大人来,不仅来帮忙灭火,还要立刻报警,让消防员叔叔来救。“为什么不是自己去救了?”我追问道。“我们可能救不了,还会有危险。”学生回答。另一个学生立刻补充道:可能我们不仅救不了别人,还会让自己白白地送命。听到学生这样的答案,我立刻就有了一种心安的感觉,仿佛现场挽救了一群小朋友鲜活的生命,于是我对他们说:那个可亲可爱的雪孩子,其实生活中一直有人在做,比如说消防员叔叔、警察叔叔,再比如社会上的那些见义勇为的大人们,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现在还是孩子,只要健康成长,将来就可以成为那样的人。

  是的,童话的世界是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在童话教学中带领学生求真、从善、悟美是我们的教学目标,但帮助他们树立安全意识,珍惜生命,远离危险和灾难也同样重要。今天,如果再有一个孩子来问我:老师,我们能不能做雪孩子?那么我的答案一定是:不能!因为,我的学生们还没有长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教育园地
   第04版:身心健康
我们能不能做“雪孩子”
略谈素养导向下小学音乐课堂的激趣策略
刍议“双减”背景下的班主任工作
初中百味茶
我懂得了坚持
高邮报教育园地03我们能不能做“雪孩子” 2022-12-29 2 2022年12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