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1月14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说说《高邮影讯》那些事

  □  黄士民

  上世纪八十年代,看电影是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得当时电影非常红火,到电影院看电影的人络绎不绝。那时候电视和其他文艺形式还不多,也未普及,电影是文化娱乐的主打戏。我酷爱电影,每来新片必看,这种情结无法言表,不夸张地说,近乎痴迷。

  记得看了电影《人到中年》后,感动之余有话想说,于是写了一篇影评,其实不能称之评论。我把稿件寄给了高邮电影管理站(后来的电影公司)。当时高邮影评没有自己的阵地,常常是电影管理站组织一些作者对一些热门影片集中评论,抄写放大后张贴在电影院门前广场的海报宣传栏内。稿件寄出约半月左右,当时在电影管理站工作的张世同先生特意送我两本有关电影的书,我很感动,这算是我的影评处女秀。后来,陆续写了一些电影评论,现在看来算是观后感,记得高邮电影院的聂广鸿先生还给我的稿件书写放大过,当时聂先生是美工,画影院的宣传海报。后来成立了电影公司,张世同先生力促成立了高邮影评组,我被吸纳为成员,创作热情日益高涨,一个月总要写上几篇电影评论,择优刊发在电影公司创办的《高邮影讯》上。《高邮影讯》每月一期,当时卖一毛钱一份,在电影院门厅内出售。因为《高邮影讯》上有每月放映电影的排片日期和热门电影剧情简介,很受欢迎,一期三千多份,几天就售罄,这个印数在当时是相当不错的了。《高邮影讯》后来还搞了好多次影评征文,比较有影响的有《少年犯》《红高粱》《开天辟地》《大决战》等,这些活动,我都是热心参与者,几乎每次都获奖。

  应当说,我最初的影评作品都是通过《高邮影讯》发表的,大约有几十篇。为了提高影评组成员的评论水平,影评组还搞了好多次专题影片研讨,如吴宇森影片赏析、电影《庭院深深》大家谈等。发表在《高邮影讯》的作品没有稿酬,但电影公司给每位评论员发了“影评员证”,本人照片加盖电影公司的大红公章,可以随时出入高邮、北海两个电影院免费观影,同时还给我们订了《电影故事》《电影评介》等专业性杂志,丰富我们的电影理论素养。此外,电影公司还承办了好几部电影的首映仪式,如《国歌》《被告山杠爷》等,李仁堂、吴子牛、陈坤、何政军等影界大咖先后来邮,与影评员和影迷见面交流。1997年高邮举办首届邮文化节,电影公司专门邀请了秦怡、乔奇、乔榛、丁建华等著名演员来邮,特意在北海电影院举办了秦怡从影六十周年活动,我作为影评员代表,创作并上台朗诵了致敬秦怡老师的诗歌。为提高影评员队伍的写作和编辑能力,我们还先后各自一人承担《高邮影讯》评论版的组稿和编辑,我记得我编辑的那一期除了自己写的影评外,创新了一句话影评模式,开辟了电影史话小栏目,这些实践,进一步丰富并提升了我的电影综合素养。后来,为总结高邮影评的成果,张世同先生编辑了一本《银海珠光》影评集,收录了他本人和部分影评员的代表作品,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

  我在市外发表的第一篇影评,其实是写电影人的,题目叫《平平淡淡吕丽萍》,刊登在《南方周末》上(后来《江苏广播电视报》等报刊也发表过)。在《南方周末》发表作品后,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同时也增加了我的一份自信,此后写了一系列点评电影人、电视人的文章,如《您的朋友李雪健》《不懈的孙道临》《艺谋,好样的》《率直的姜文》《漫话成龙》《如梦的周洁》《魅力陈数》《潇洒自如白岩松》《李咏:玩的就是心跳》《给鞠萍写封信》《倪萍之后唤来者》《王小丫:摘掉耳环如何》《孙小梅:笑意写在脸上》等。《中国电视报》《中国建设报》《党的生活》《城市导报》《大公报》《扬州晚报》《扬子晚报》《江苏广播电视报》《徐州广播电视报》《扬州广播电视报》等报刊陆续发表了我的影视评论。八十年代末期,由于电影放映周期等因素,新片到高邮放映时,一线城市早已炒得如火如荼,尤其是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影评作家捷足先登,相关电影评论和放映的新片同步推出,而我们处在基层的影评人再写同片评论,便成了炒冷饭。于是,我把目光聚焦到电视上,因为电视剧全国统一播映,不存在时差,只要勤奋一点,反应敏捷,抓住要点,形成特色,也会在外占有一席之地。基于这样一个目标,那些年我发表了一批评电视剧、电视人的作品,其中评电视综艺节目的作品有几十篇,有十来篇从不同角度评央视春晚的,如《精神年饭,好吃看得见》等,较有影响的是发表在1999年2日14日《大公报》上的《春节晚会:不散的精神筵席》,《大公报》副刊“大公园”用近三分之二的版面登载。此后,《大公报》相继发表了我的《风格》《艺德》《学会做人》等电视综艺节目评论。

  遥想当年,对电影真是到了痴迷的程度,无论什么电影刊物,都不惜代价花钱去买,为了早点看到当月的《高邮影讯》,看到自己变成铅字的影评,竟跑到县印刷厂车间,为的是先睹为快。再回首,觉得自己的热情已没有年少时那般强烈。于是提醒自己,把生活的火点拨得更亮一些,把热爱的弦绷得更紧一点,为钟爱的影视,为曾经的梦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报告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要闻
   第06版:两会特刊
   第08版:两会特刊
   第10版:两会特刊
   第11版:副刊
   第12版:两会特刊
旅行刍记
说说《高邮影讯》那些事
且将蚕豆伴童年
一方天地美了
高邮报副刊11说说《高邮影讯》那些事 2022-01-14 2 2022年01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