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市荷花塘特殊教育学校刘甜甜担任特教教师的第四年,她是名副其实的“新”教师。这份“新”代表着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思维;也代表着她需要“摸着石头过河”,探索脚下的教育道路。特殊学校里,每一个孩子的世界都有一些“缺憾”,刘甜甜接手的是自闭症和智力残疾的学生。她尊重每一个孩子,用爱照亮他们的世界,用耐心和包容唤醒特殊孩子的心灵,成为他们世界里的“阳光天使”。
刘甜甜会抓住学生们的兴趣点,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比如王同学喜欢音乐,朱同学喜欢规律性的图画等等。为了和同学们加深感情,她也学习了一些“小手段”——在规则意识、错对概念上严要求;而在教学过程中偶尔“示弱”,“老师今天嗓子不舒服,同学们能不能不吵闹”等,做到张弛有度。在与学生不断的相处中她发现,学生们既最渴望爱,也给予老师最多的爱。
因疫情影响,荷花塘特殊学校也给学生们上起了网课。区别于其他学校使用多种软件全方面学习,他们只用微信群聊进行授课。刘甜甜授课都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教学生认识情绪时,使用了学生在学校上课时拍摄的照片,循循善诱,慢慢引导学生思考。虽然学生不能完全清楚地说出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但是她不厌其烦,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引导,鼓励学生一遍一遍跟着她练习。
“正因为学生们身体上有些不足,所以他们更加可爱,更加需要我们包容。”刘甜甜告诉记者,班上一共有十名学生,学生们生理年龄达到了十五六岁,但是心理年龄可能只有六七岁,所以她用亲切的笑容、温情的鼓励助力孩子的成长,看着他们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点滴的进步都能让她获得满足感。为了让这些孩子进一步融入社会,她带着孩子们去超市当实习员工、去菜市场学习卖菜、去甜品店学习烘焙,脚踏实地地感受生活,学习必要的生活技能。刘甜甜的口头禅就是“不会没关系”,她带着学生们从刷牙、叠被子开始,一点一点学习,慢慢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她和学生共同成长,这位年轻的老师也逐渐获得了家长的肯定。
刘甜甜的付出没有白费,学生从磕磕绊绊做不好,到能够在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每一个进步都体现出学生们受教育后的教养与素质。每一个残疾学生都是“不完整的苹果”,“为特殊的孩子插上自立的翅膀是我的教育理想。”刘甜甜说。
记者 苏若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