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家先
我的父亲1935年在三垛镇创办了照相馆,祖父为其命名二吾照相。二吾照相馆在70多年里,为三垛镇方圆数百里的男女老少拍摄了无数照片,特别是为众多家庭拍摄的全家福,留住了亲人们欢聚一堂的快乐场景,成为永久的纪念。可是,我的父母和他们的儿女们竟没有拍过一张合影照片。几十年过去了,他们的音容笑貌和人生轨迹还常常在我心头萦绕。
父亲出生书香门第,书法世家,后弃文经商。他和蔼可亲,友善待人,孝敬长辈,有文化,头脑灵。他在三垛镇上开过煤炭店,经营过木材行,后来创办了照相馆,还兼营镶牙,肩负着大家庭的生活重担。父亲喝茶抽烟,喜欢看戏。偶尔亲朋好友来借点钱,他都解囊相助。父亲经常穿着有4个口袋的干部服装,说话做事稳稳当当。六哥给他起了个绰号“老干部”,他笑眯眯地默认了。
母亲是三垛镇北乡一个地主家的大小姐。她懂礼守法,是裹小脚的女人。一生养育了8个儿子(老七夭折),邻居戏称“青一色一条龙”。温良厚道、爱子如命的母亲常年累月在家里洗衣缝补,拣菜烧饭,与世无争。她平时闲下来喜欢唠叨陈年旧事,脸上露着淡淡的笑容。母亲从来没有打骂过我们。
父母把我们7个儿子抚养成人,儿子们知书达理,恪守清廉做人的家风,各有所成。
老大本分老实,性情温和,勤奋好学。12岁就协助父亲给人照相,因为年少个矮,就站在小板凳上取景对焦,完成拍摄。他从书本和实践中自学摄影技术,到他结婚成家的时候,已是二吾照相馆的顶梁柱了。受祖父指点,大哥写一手好毛笔字,闻名乡里。他做过三垛镇夜校扫盲老师,是高邮政协委员。91岁高龄无疾而终。
老二身材魁梧,有闯劲,经商有一套。他早年在亲戚店堂里当学徒,学成满师在三垛镇上做小生意。解放后,举家去金湖卞塘小镇,受命创办卞塘供销社,工作出色,颇受上级领导信任,多年担任卞塘供销社经理。他带领一家人大搞多种副业,处处省吃俭用,曾经在卞塘镇上开过个体旅馆,家业不小。二哥于2013年逝世,享年84岁。
老三聪明睿智,能说会写,乐于助人。他先后在高邮县公安局、三垛镇政府、临泽镇政府、高邮市工业二局做相关领导。他总是尽力帮助众弟兄和亲友们,从不居功自傲,父母亲格外喜欢他。他对中国象棋情有独钟,名扬邮城,曾担任高邮市象棋协会主任。他居然把儿孙也培养成了中国象棋高手。三哥生活俭朴,吃穿随意。现已89岁高龄,在家安享晚年。
老四节俭淡泊,与人为善,不张扬。解放前,在高邮城里私人老板家学生意,练成一手好算盘。他先在卞塘供销社当售货员,后在甘垛粮站做会计,工作踏实,差错极少,受到上级表扬。我几次看到他把零用钱给母亲,很有孝心。退休后,他一个人在三垛镇上经营过粮油店。晚年的四哥喜欢与老弟兄们玩“推牌九”,80岁逝世。
老五性格开朗,不急不躁,做事精细。他一开始在高邮官垛水产渔业大队做会计,其间被县水产局推荐到南京财经学院进修深造。他精通财会业务,公私分明,廉洁自律。五哥爱好集邮,收藏颇丰。还会吹笛子、下象棋,结交了很多朋友。他后来在高邮电器厂负责财务。五哥今年84岁了,每天骑车上街买菜。
老六高高的个子,脾气耿直,有胆量。受祖父影响,钢笔字写得蛮好。年轻时参加南京石油勘探队,走南闯北,历经艰辛。数年后回到家乡,在三垛东汉大队粮食加工厂做厂长。他会修手表,装电灯。他在高邮三垛农机修造一厂退休。六哥今年81岁,前些年还一个人骑车到乡下钓鱼呢。
老八1968年在三垛中学高中毕业,响应毛主席号召,到农村插队落户当农民,住草房,干农活,品尝了种田人的辛酸滋味。他爱好书法摄影,是临泽中学教师,退休后和儿孙全家在上海生活。
写到这里,我父母和他们7个儿子的“肖像”基本形成了。把他们拼在一起,也算是一张未拍摄的全家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