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胡小飞 记者 殷朝刚)以往项目落户用地审批发证前,因许多“环节”审批不同步,导致审批周期相对较长。而现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推行项目用地审批“三同步”模式,常态化实现了“交地即发证”,确保项目建设“拿地即开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薛斌说,审批提速是为了更好地优化营商环境,让客商真切体验到亲商、安商、富商,好地方、事好办的“高邮温度”。
今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创新工作举措、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作为服务大局的出发点,打出“组合拳”,落实落细工作措施,争当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的“排头兵”。该局依托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在空间布局上动真招,针对乡镇、园区的发展需求,深化“双评估”“双评价”等专题研究成果,合理安排各业各类空间布局,切实提高“三区三线”的协同性和可操作性。同时,积极指导乡镇、园区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善土地功能分区,为项目落地、乡村振兴提供保障。现在乡镇园区只要招引到好项目,都能顺利落地。
在用地保障上,充分发挥指标调剂平台和奖励激励双驱优势。今年计划通过实施占补平衡和增减挂钩项目新增耕地2000亩以上,牢牢掌握要素供给主动权。积极探索建立指标分配与项目质态、产出效益挂钩机制,研究制定工业项目差别化供地实施细则,积极推行工业用地缩短年期出让和“合同+协议”出让模式,明确投资、产出、税收等相关标准,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为让审批发证更快更顺,该局深化“多审合一”改革,积极探索工业项目“双信地”出让、带方案出让集成路径,积极推行项目审批“三同步”模式,挂牌期间同步开展用地、规划预审服务,揭牌后同步受理用地、规划许可申请,常态化实现“交地即发证”。同时,创新落实工业项目审批告知承诺制,梳理项目报建环节,整合项目报建材料,土地权利人完成土地出让手续后即可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等,实现“拿地即开工”。
为让群众办事少跑路,该局进一步深化与税务、住建、公安、财政、金融等部门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试点推行新建商品房首次转移登记“一证通办”,依托不动产交易登记纳税“一体化”平台,实现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一次收费、集成服务”。升级“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系统,逐步开放个人客户端、开发商客户端和中介客户端等功能,推广应用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推动子女上学、工商注册、核税缴税、抵押贷款等事项办理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