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邮市场监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扬州市局的悉心指导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扬州市文明单位、江苏省知识产权工作成绩突出单位、江苏省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工作成绩突出单位等荣誉称号。
深化“放管服”改革,服务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一是落实商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实“证照分离”改革,共办理“证照分离”事项564项,惠及企业543户。对从事洗浴、网吧、餐饮等服务的市场主体实行“证照联动”办理,跨部门办理“证照联动”事项29件。二是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验收,高新区创成江苏省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全年已申请普通注册商标1809件、专利申请11118件、专利授权5205件,PCT国际专利申请35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2.8。创成“邦力生”中国驰名商标1件、“高邮湖青虾”、“高邮湖鳊鱼”等地理标志商标5件。三是深耕质量强市战略。帮助龙腾照明公司申报扬州市市长质量奖,组织第十届高邮市市长质量奖申报评审。全年已帮助企业向上争取质量奖励资金450万元。指导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个、行业标准1个。办理抵押物登记79件,协助企业融资19.73亿元,居扬州各县(市、区)第一。
聚焦“三大安全”,民生安全保障成效显著
一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1月9日,我市被命名为“江苏省食品安全示范市”称号。三垛镇、周山镇、龙虬镇获得扬州市食安委第三批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命名。围绕食用农产品、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等方面,全面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食品安全联合整治行动。扎实做好肉制品、食品添加剂、食盐、蛋制品、学校及校园周边五毛食品等专项检查。强化“保健”市场百日乱象整治,严厉打击保健食品广告、传销等违法违规行为。持续推进食品安全监督性抽检,目前已完成抽样3806批次,发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20期。全年开展食品快速检测39.83万批次,严格按序时完成“每天抽查检测食用农产品(食品)100批次/点”的任务。通过“美滋滋”平台开展农村自办家宴报备13441户次、现场指导13222户次,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全力做好“两会”、环高邮湖自行车赛、中高考等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完成集中就餐保障26000多人次。二是加强药品安全监管。结合“春风行动”,对一洋制药、扬州清禹等药品生产、批发、零售企业进行检查。对高邮市疾控中心和18家疫苗接种单位开展疫苗安全大检查。三是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深入开展涉危化品企业安全大检查、夏季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冬季和“两节”期间特种设备检查、锅炉安全专项检查、餐饮场所燃气安全专项检查等工作。全年共出动检查人员2000余人次,检查特种设备相关单位981家次,排查处理安全隐患217条,立案查处28起。
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市场经济运行规范有序
一是推行信用监管。2019年市场主体年报工作再创佳绩,企业应报24453户,已报23245户,年报率95.1%,在扬州各县(市、区)排名第一,实现三连冠。组织开展餐饮、食盐经营、直销行业、能源标识等18个领域双随机抽查工作,共抽查企业2086户,检查结果公示率100%。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在农资和娱乐经营场所开展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检查。指导督促各部门加强涉企信息归集和双随机抽查监管,全年累计上传涉企信息40600条。二是加强质量监测。积极开展消防器材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加大产品质量抽检力度,全力做好消防器材产品监抽不合格后处理集中整治工作。牵头市消防器材协会到先进地区学习调研,召开行业行政指导会,着力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全年出具质量检验报告1941份,共检定/校准计量器具45087台(件)。三是开展价格检查。开展供电、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商业银行等领域收费专项检查,编印了《高邮市涉企收费目录手册》,免费发放至全市相关企业。四是狠抓案件查办。不断加大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等与民生安全密切相关的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开拓知识产权、物价、反不正当竞争等案件查办新领域,全年立案查处一般程序案件326件,罚没入库588万元。
抓好示范创建,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一是全力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持续推进农贸市场专项整治,根据第三方测评问题和文明办交督办事项,督促指导相关农贸市场切实将问题整改到位。强化小餐饮店、食杂店规范化管理,督促其证照齐全经营、信息公示到位,进一步强化文明用餐、节俭养德文明提示。深入推进城区占用公共场地置办家宴专项整治,出台实施方案,注重宣传引导,增进协调联动,强化考核督查,从7月20日禁办以来,未发现违规占用公共场地置办家宴行为。在城镇三星级以上宾馆、大型餐饮单位、机关食堂、农村集体聚餐代办点以及提供合餐的学校、医院食堂推广“公筷行动”,中央电视台对我市在农村集体聚餐领域推广“公筷行动”进行了聚焦报道。二是开展行业专项整治。牵头组织开展禁燃区散煤整治专项整治行动,配合开展非法金融、成品油、洗车行业、棋牌室、非法小广告、服装加工等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广泛宣传发动,认真排查线索,仔细甄别上报,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三是积极受理消费投诉。进一步整合“12315、12365、12331、12358、12330”投诉举报平台,及时受理“12345”政府服务热线,全年办理各类投诉举报1757件,接待消费者来访咨询2300余人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90万元。
注重队伍建设,市场监管动能有效激发
一是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集中学习研讨,认真做好大走访、大调研,收集企业和群众意见建议,形成优秀调研成果;精心开展书记讲党课、“四重四亮”、红歌大家唱、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活动,确保主题教育促进工作、取得实效。二是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压实主体责任,落实“一岗双责”,严格党的生活,积极开展廉政文化教育。深入推进“破除中梗阻、治理微腐败”专项行动,强化工作贯彻执行,驰而不息地抓好作风建设。三是着力提升队伍能力水平。积极组队参加扬州市局组织的法律知识竞赛,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我局戚维鹏同志还作为苏中地区唯一的选手,代表省局参加全国法律知识竞赛。成功举办“致青春·激情燃烧梦想”主题征文演讲比赛,有序组织青年干部到机关科室跟班轮训,在全系统创新开展“传帮带”师徒结对活动,切实提升干部队伍能力水平,为高质量的市场监管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