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机构改革,相关职能发生大调整。挂牌成立卫生健康委,职业卫生、老龄工作职能顺利转入并走上正常化、规范化轨道。
★——持续推进健康高邮行动,爱国卫生工作取得大满贯。我市创建成省健康促进市,三垛、卸甲创成省健康镇,甘垛、临泽创成省卫生镇。农村改厕获得扬州综合考核第一名,被国家卫健委、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农村“厕所革命”典型示范并在全国推广。
★——持续深化综合医改,现代医院管理取得大发展。我市被国家卫健委列为县域内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县、扬州市人员备案制管理试点。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两大医疗集团挂牌成立,临泽与周山农村区域医共体试点取得预期成效并得到推广。
★——持续优化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多元办医格局取得大突破。市人民医院率先创成三级乙等综合医院,临泽通过二级医院评审,南城医疗卫生中心建设工程正在抓紧推进。慈新康复医院、三垛康宁精神病医院、颐乐护理院等一批民办医养综合体建成投入运行。
★——持续实施强基工程,基层服务能力实现大提升。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创成一批省级和扬州市级特色科室、省示范村卫生室,一批名医工作室、联合病房纷纷落地见效。
★——持续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大覆盖。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结核病诊断率、血吸虫病检查率以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均优于省控目标水平。全市重点人群签约率78.6%,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计生特殊家庭、离休干部等人群做到应签尽签。
★——持续健全妇幼老年保健体系,计生服务管理实现大提质。基层规范化妇儿保门诊建成率达到80%以上,未发生一例孕产妇死亡事件。17家养老机构实现医疗服务全覆盖,两个非政府所在地卫生院成功改建成康复医疗机构。我市被确定为国家人口监测项目点,出生人口性别比继续保持合理区间。全年兑现各类计生奖特扶资金6000多万元受惠5万多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帮扶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持续推进精准健康扶贫,政府关怀政策实现大见效。为第二轮335户最贫困家庭落实“一户一策”帮扶政策并签订服务包833个,为1.7万多建档立卡低收入人群筛查大病并实行“先诊疗后付费”。 新建送桥、临泽两家血透中心,全市血透患者实行自付费用全免除救助政策。继续实行在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给药政策,服药率位于扬州市前列。
★——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医疗卫生行风实现大好转。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出台《“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一整套党风廉政建设规章制度。在全系统开展高值耗材采购等廉政风险大排查,以“零容忍”态度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行风案件,全年谈话函询26人、立案处理8件,有效遏制了新增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
同心抗疫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卫健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快速响应、精准施策、科学应对,我市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并取得了“零感染、零病例”阶段性胜利。广大医务人员不忘医者初心、牢记健康使命,义无反顾、挺身而出,白衣执甲、冲锋在前,生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我市39名医务工作者在湖北医疗力量告急的关键时刻,主动请缨、勇敢逆行,与湖北人民共战疫魔、共克时艰,用优良的作风、过硬的本领赢得了湖北人民一致赞誉,让“高邮印记”在湖北闪闪发光。
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后,市卫健委快速挑选“精兵强将”组建技术指导团队,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时积极有序保障复工复产复学,继续为高邮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筑起一道道钢铁长城。
展望今朝
★——紧扣发展主线,高起点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围绕补短板、促升级、增后劲、惠民生的总体要求和人民群众全方位全周期卫生健康需求,制订出一部贯彻市委市政府卫生健康战略意图、反映全市人民美好健康愿景、科学务实可行的高质量高邮市卫生健康事业五年发展规划。
★——围绕创建目标,高站位推进健康高邮建设。全力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查准备,加大国家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迎接省“十三五”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终期评估。加快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甲级村卫生室创建。年内争创省社区医院建设示范市。
★——顺应群众需求,高标准打造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有效推动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统筹规划城区医疗机构资源整合。实施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内涵提质工程,实现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二级医院全覆盖。推进市人民医院东区医院传染病区建设。推进“智慧健康”建设进程,加快“掌上医院”项目和医疗辅助决策系统建设。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购买式服务,大力推行“首诊+点单”家庭医生组合式签约。组建临床检验、内镜、血液净化、临床用血、急诊、药事6个县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聚焦能力提升,高水平推进医疗卫生健康重点项目。全力巩固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果,提升公共卫生应急保障能力和物资储备水平。送桥、临泽、卸甲、开发区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服务能力推荐标准。推动职业健康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全覆盖。加快市妇幼保健院转型规范建设,加强危重孕产妇中心和新生儿中心建设。实现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全覆盖,所有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绿色通道。
★——推进民生实事,高质量开展医疗卫生健康温暖行动。持续开展最贫困家庭健康守护,对全市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落实免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健康体检。建成覆盖全市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系统,对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继续施行免费给药政策。做好农村低收入人口30种大病专项救治和追踪管理,实现医疗救治过程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