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要到春节了,逛超市、贴春联,这是我儿时每年都做的事儿,可如今它们已渐行渐远了。淘宝、京东,一辆辆行驶在路上的快递车取代了超市里塞得满满的购物车;支付宝“集五福”让人们淡忘了贴在门上的“福”字……记忆中的年味到底在哪?为了寻找逝去的年味,我来到了高邮的一条古街——南门大街。
刚进了街,一股浓郁的“中国红”扑面而来,整齐的灯笼,精美的窗花,娟秀的“福”字,工整的对联,无不让人啧啧赞叹。这让我想起了儿时每每临近春节,奶奶总会搀着我的小手,去门口的小店买些窗花、对联和“福”字。这些东西一到家,全家就开始忙活起来:爸爸贴春联,妈妈和我贴窗花,爷爷和奶奶贴“福”字。而现在,许多小店的柜台都被一些所谓“明星”“网红”的海报所占满,这一切,到底是社会风尚的进步还是倒退?
再往前走,一条舞动的长龙,伴着喜庆的音乐,让人不由喜悦起来。这些传统艺术现在已不多见,许多人更加愿意守在电视机旁看着那些“小鲜肉”。我想,我们应该多关注一些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多关注一些默默奉献的科学家。这样,我们的未来才会更加美好。
忘却传统,就是忘记了我们的根本和起源。在亲情愈发被人们忽视的今天,我们应该去找回那些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不忘初心,守护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