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教育园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1月30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听《青山不老》一课有感
  □  市三垛镇三垛小学  董仲春

  日前,有幸听了于桂华老师执教的《青山不老》一课,获益匪浅。

  这节课好在导入。于老师一上课就撇去冗杂的过场,从学生平时积累的与“青山”有关的名句入手,直截了当地揭题,接着让学生自主质疑,本文写一个什么人,写了他什么事,他又创造了一个什么奇迹,瞬间就拉开了教学的序幕,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好在授课。这是篇独立阅读课文,于老师给了孩子充分的自学时间,从感悟青山的美、感悟老人的美着手,借助文中“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句中的数据以及老人所处的大环境和小环境,通过导、读、悟、问、答这五个环节,体会老人植树造林、造福后代的不易,文章的难点不攻自破。孩子们都能深刻地感悟到老人精神的伟大,他的这种精神将在人们心中永存,这就是“青山不老”这个课题的深刻含义吧。

  这节课好在方法。“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学会”永远没有“会学”重要,于老师在对学生学习方法传授这方面是高手,不得不让我佩服。语文新教材的特点,就是既有明确的语文要素,又有宽泛的语文素养。于老师这两样一样也不误,在此课的教学中,指导学生首先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寻找有效的阅读材料,去除无用的,这样就指导了学生怎样进行有效阅读,如何提高阅读的效率;其次,指导学生围绕主要意思,抓关键句、关键词等去读。

  这节课还好在课堂结构紧凑,指导学生情感朗读到位,教学的环节过渡自然……于老师这样有效的、扎实的、纯粹的语文课,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教育园地
   第04版:特别报道
三下习作2作后指导课教学设计及意图
听《青山不老》一课有感
如何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究欲
哑巴爷爷
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
我家的不速之客
寻年味
高邮报教育园地03听《青山不老》一课有感 2020-01-30 2 2020年01月3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