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完成政府民生实事。建成了市残疾人辅具服务中心,为全市近2万名残疾人及有需求的群众提供辅具服务;完成了6个村、社区残疾人之家的建设;投入35万元资金,为全市所有持证残疾人免费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投入7.5万元,为福利性、非营业性的残疾人服务机构中750名残疾人办理了机构综合责任险;为111人(次)考入高中以上的残疾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提供考学奖励和教育专项补贴共计17.6 万元;配合民政部门对全市904名申请“两项补贴”的残疾人进行了审核,确保残疾人保障政策“应享尽享”。
精准发力,做好残疾人扶贫攻坚。共为65个残困户家庭配齐发放了电视机21台、电风扇11台、洗衣机50台,帮助37名贫困残疾人实现辅助性就业,为86户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开展了辅具适配和家庭环境无障碍改造。举行了“集善扶残 暖冬行动”捐赠物品集中发放仪式,向贫困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发放8.7万元善款及价值14.4万元的暖冬物品,对全市200多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了走访慰问,发放慰问资金9.75万元;通过一系列的务实帮扶举措,为贫困残疾人家庭基本生活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和支持,得到了残疾人和社会各方面的充分肯定。
全心全力,力促残疾人就业增收。一是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水平。围绕我市特色产业和企业用工需求,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实用技术、电子商务等培训,全年完成培训231人。承办了扬州市残联举办的残疾人电子商务培训班,通过专业化培训,新增残疾人电商就业创业15人,人均增收1500元;在全市范围选拔优秀残疾人职业技能选手18人(次)参加省和扬州市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二是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会同市人社局举办“就业帮扶 真情相助”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促成31名残疾人实现就业;与市通邮电商园合作,建成扬州首家残疾人互联网e+欣源就业创业基地,为残疾人提供电商培训、就业、创业等综合服务。全年通过集中就业、按比例就业、灵活就业、电商就业、扶持创业等形式,新增残疾人就业153 人。积极鼓励和扶持20个残疾人自主创业,重点推进辅助就业。以“残疾人之家”为主要载体,今年新增辅助性就业101人。三是优化残疾人就业环境。会同税务局、人社局共同举办残疾人雇主培训班,为全市40多家残疾人用工企业负责人以及各乡镇残疾人就业指导员开展了包括手语使用、税收、就业政策讲解等方面内容的业务培训,提升了企业服务残疾人的专业化水平和能力,对保障残疾职工合法权益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进一步方便了残疾职工的生产生活,在前期实地走访的基础上,将润华电缆、华盟电子等10家企业作为首批无障碍改造对象,并安排专业人员对企业内的人行坡道、卫生间等场所进行了无障碍改造,提升了残疾人安置企业的无障碍环境,得到了企业和残疾人职工的一致好评。
尽心尽力,营造事业发展好氛围。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残联成立30周年,我们紧紧抓住这两个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了“点赞家乡、畅享新时代”主题采风活动,100多名残疾人文艺爱好者通过优秀的书画作品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并围绕全市“聚文化人”工程,举办了残疾人康复体育暨残疾人工作者健身运动会,全市200多名残疾人运动员和残疾人工作者参加了包括定点投篮、轮椅硬地滚球等8个项目的比赛,极大地愉悦了身心;围绕“12.3国际残疾人日”,联合教育局、城北实验小学举办了大型公益宣传活动,从全社会层面营造了“助残、扶残、尊残”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