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2018年,是城南经济新区擘画“东厂西城南田园”新蓝图的起始之年,全区上下发出“实干兴区 落实为本”最强音,人产城互动发展的四梁八柱已经架设,“三二一”的动力引擎更加强劲,广大党员干部奋勇争先的精气神、识才能得到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的新体制、新机制相继出炉。
值得期待的2019年,是新区“三年新长征 实现新跨越”的关键之年,我们将把稳“六个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盘,按下“四区”同建的快进键,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用忠诚诠释党性,用理想支撑信念,用奋斗改写命运,用奉献体现担当,努力向市委市政府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过去的一年 让我们倍感振奋的是产城融合美景次第展开
我们将产城融合作为区镇发展的十年大计,系统性思考城怎么建、钱怎么来、地怎么办、产业怎么做等发展“四问”,高起点完成“四规合一”,大手笔擘画4.5平方公里城市壮美蓝图,点睛式启动城南医疗中心、科创中心、邻里中心、住宅区等7个首批新城之核,以“楼宇招企引才奖励办法”“互联网经济扶持办法”引导存量楼宇从高颜值到高产值,以远洋集团、泉鑫咨询、清华启迪等一批项目为都市型产业抛砖引玉,以思想的破冰办成了空间扩容、资产盘活等一批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形成了退城进园、“甲控材”等一批建设新模式。
★过去的一年 让我们倍感骄傲的是转型升级红利加快释放
我们矢志不渝推动变道转轨、动能转换,出台了“工业转型441工程三年行动”,大力实施“四换三名”工程,系统做好政产学研金合作“加法”、三新产业“乘法”、落后产能“减法”,积极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股上市”,工业经济拉出上扬线,“金瓦刀”经济和“三室”经济成为双引擎,新成果、新技术、新人才挺起高新技术产业的脊梁,科技转化项目遍地开花,省双创计划人才、扬州绿杨金凤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飞入寻常百姓家。预计全年工业开票同比增长15.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31%,新增规上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扬州首批技术转移机构企业4家,授权发明专利25件、国际专利2件。
★过去的一年 让我们倍感自信的是改革创新成效走向纵深
围绕“一特三提升”,坚持“亩均论英雄”,坚持“生产高端设备”和“用高端设备生产”工业招商二选一方向,主攻新人才、新模式、新经济等项目,创新基金招商、无地招商、以商引商,引入5D智造谷、5GW锂电池等重特大项目,新开工亿元项目8个、10亿元项目1个;新竣工亿元项目7个、5亿元项目1个、10亿元项目1个。外资到账1404万美元,占全年任务的140%。围绕企业贷款从“找镇长”到“找市场”,诞生第一家新三板上市企业,引入首支风投基金嘉銮投资,建立首批3支6.4亿元基金。实施敬老院、五位一体、集镇保洁市场机制,创新城南医疗中心、污水处理厂、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共建共享模式。
★过去的一年 让我们倍感欣慰的是民生幸福厚度持续提高
一年来,我们从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干起,从群众盼望最急切、反应最强烈的地方用力,开展“双修双补”、共治共享,推进卫生室、便民服务中心达标三年行动,启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养中心、失能托养照料中心一体化建设,实施“四改三延两提”路网升级工程、“双渠一桥”重大水利工程,抓好“双集中”“三清三拆三整治”,新建污水管网5.8公里,退养还湖200亩。坚持精准“扶志扶智扶技”脱贫工作,加大第二轮高清互动宽带村、幸福会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富脑袋”工程投入,中考质量实现公办教育四连冠,成人教育中心校获评“全国城乡社区教育特色学校”,创成省健康镇、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过去的一年 让我们倍感欣喜的是从严治党共识不断凝聚
将政治建设当作头版头条,扎实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年、思想大解放活动,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精心组织心得交流、“干好工作 做好干部”、理论+文艺等活动,从严抓好党内生活,深入推进书记工作室、一支部一特色创建,在全市率先启动智慧党建工程。建立中层干部后备库,以“薪火学堂”推动后备干部教育常态化、系统化,以“走出去、请进来”开展一线干部大练兵,加大重点岗位年轻干部配置,实施村干进区挂职锻炼。完善三项机制建设,以人权、财权、事权的下放带动局办执行力的上升,以医疗互助基金、工会福利待遇、一个奖励管全局的政策温度增强队伍干事的力度,评选首批“实干兴区 落实为本”典型。积极推动市巡察整改意见落实,强化审计监督、民主监督、执纪监督,灵活用好四种执纪形态,较好保持住了清清爽爽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