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局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和扬州市局、省厅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服务大局能力不断加强
法律服务有板有眼。围绕“三大攻坚战”,开展“护企安商”专项行动,全年走访重点企业347家,化解涉企矛盾55起,为企业提供公证预约服务66人次。针对市委法律顾问、市政府法律顾问、江苏中望律师事务所赵厚喜律师向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关于“成立为企业重大经济事务提供综合咨询服务平台公司”的建议,我局借助“法润秦邮”微信平台定期推出“律师为你解读——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的专题栏目,深受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欢迎。在“高邮日报”上开设了“护企安商”专题板块,进一步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切实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法律援助有力有效。2018年,高邮试点刑事案件律师实现全覆盖,法律援助中心共受理刑事案件101件,全面完成市民生幸福工程关于为弱势群体全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目标任务。接待来电来访群众2322余人次,受理批准案件971件,为民工讨薪约900余万元。针对城乡特困户、特困职工、低保人员、重度残疾人一律开通“绿色通道”免于经济审查,并对70周岁以上老年人不设案件范围的限制,做到“有求必应”。深入开展“聚焦富民.村村户户访”大走访大排查、法律扶贫“入户回头看,志愿结对行”等活动,全年走访调查了7772户、15089人,开展摸排行动87次,为9名贫困户提供了法律援助,帮助争取经济赔偿80余万元,2户贫困家庭成功获得法院抚养费用判决支持。
维护社会稳定能力不断提升
在省运会、省园博会期间开展勤务值班表,严密掌控重点对象行踪,严把请假关,确保重点时间段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对照省厅社区矫正“省级规范化中心”建设标准,建立了社区矫正中心,并整合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力量,进一步夯实社区矫正工作基础。
提档升级矫正机构。1月上旬,我局新建的市社区矫正中心正式启用,新中心总共400多平方米,划分为信息采集、监督管理、教育矫正3个区域,下设登记报到室、宣告室、监控室、视频会见室、指挥中心等12个功能室,满足了特殊人群管理的基本要求。市社矫中心与各乡镇司法所视频监控已经进行联网,可随时查看司法所日常监管、集中教育等情况并进行指导,实现了全市社区矫正日常工作的即时掌控。
加快推进队伍建设。通过公务员招录、定点委培等形式新吸收了12名政法专编人员充实司法所,加强执法力量;经市政府批准,10月中旬,我局又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 18名专职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充实到各司法所,目前已全部上岗。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加强专职社工的业务素质,提高个人待遇,确保队伍的专业性和稳定性。
加大活动开展力度。年初以来,社矫中心创新举措,在日常监管的基础上定期开展集中整训活动,参加对象是新入矫人员和近期受过警告处理的重点社区服刑人员。通过参观高邮革命烈士纪念馆、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来激发社区服刑人员爱国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守法意识、道德意识;通过参观市看守所、开展队列训练、唱军歌等活动,强化参训人员的纪律意识、服从意识;通过邀请律师以案释法的形式向服刑人员讲解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常识,强化守法意识。每次整训活动的最后一项内容都是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应知应会法律知识测试,增强社区服刑人员教育学习效果。
多元治理矛盾纠纷。针对社会矛盾纠纷出现的新特点,我局在涉及医疗、道路交通、劳动争议、消费、物业等矛盾纠纷频发领域建立了相应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了人民调解工作室,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向重点领域延伸。全年来共排查矛盾纠纷1557次,预防矛盾991起,调解纠纷16625件,调处成功率100%,形成高邮市“有理大家评”特色治理新机制。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不断优化
积极贯彻落实省厅关于“在全系统解放思想大讨论”的活动要求,按照市委提出的“体现公平,彰显正义,建设温暖和谐高邮”的理念,积极开展解放思想活动,引导系统上下抢抓机遇,创新服务,全面加速司法行政职能转型升级。
法治惠民成效持续彰显。加快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市级指挥中心已正式投入使用,中心分设6个服务窗口,12个功能室,实现了工作人员信息、工作流程、服务承诺及规章制度全部上墙。并融合法宣、调解、公证、法援等资源,通过窗口化、一站式服务解决群众基本法律需求。根据镇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贴近群众的实际需求,实现市镇一体联动,定期组织开展信息共享、分析研判、指挥调度、应急值守等工作,实现市、镇两级视频监控无缝对接。目前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平均每日可接待来访群众约10余人次。
法治宣传教育更加深入。优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普法格局,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以“为你撑起保护伞”、“第二课堂”、“大手牵小手”、“你我一同晨读宪法”等趣味活动为抓手,创新开展“三位一体”法治宣传模式,培育青少年尊法守法从我做起、从小做起的意识。支持小拇指志愿者协会为青少年制定“为你撑起保护伞”项目,通过漫画、讲座、心理辅导、模拟法庭等形式提高青少年法治意识。积极组织开展广场咨询、法治文艺演出、法治知识竞赛等活动。同时顺利通过省厅、市局关于“七五”普法检查验收,并获得省厅领导的充分肯定。
2019年工作思路及举措
提高社区服刑人员的管控效能。围绕社区服刑人员顺利回归并融入社会的目标,紧扣入矫、矫中、解矫三期分段教育管理主线,在分类管控、精准矫治等方面进行提升,构建以市社区矫正中心为主体,司法所以及相关社会组织、相关帮扶基地为支持的新时期社区矫正工作体系。对市社区矫正中心和司法所进一步提档升级,完善相关功能区建设,推动矫正基地和阳光帮扶基地建设,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建设社区矫正分中心。进一步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完善专职社工聘用、管理、考核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加社区矫正工作。加强培训工作,强化实战演练,提升队伍综合素质和执法能力。按照省厅统一部署,调整管控模式并逐步落实到位。
深化“三大攻坚战”服务举措。“三大攻坚战”是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要关口,2019年要以“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推进“三项行动”的落实。组织司法所、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主动加强企业风险调查和企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在原有的8个社区律师工作室的基础之上新设16个村居律师工作室,将优质的律师服务延伸到临泽、送桥等偏远乡镇,定期为企业提供法律援助、法律服务咨询和法治宣讲等活动。在每个低收入家庭具体脱贫、扶贫项目“法律体检”上下功夫,将我市新增的47户贫困户全部走访摸排到位,为每一户安排法律服务联系人,保障贫困户的动态法律服务需求。
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通过整合律师服务、公证服务、法律援助、法治宣传、人民调解等多项司法行政职能,集成12348热线、12348网站、法律服务实体大厅等多种服务方式,确保市民能享受“一站式”法律服务,解决“一揽子”法律问题,引导大家自觉运用合法手段解决争端、化解矛盾、维护权益。2019年将高邮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努力打造成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民生改善的一线实战平台,实现乡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全覆盖,为建设“强富美高”新高邮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