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语言。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阅读教学。
一、重视书后阅读
数学教材是编者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精心编制而成的,我们一线老师一定要用好、用实、用活教材。例如在教学完《认识时、分、秒》这一单元时,笔者对于书后的“你知道吗?”没有一带而过,而是与学生共读,让学生回家收集与此有关的资料,对这些内容进行了充实,让大家下节课带着收集到的资料一起交流,并对学生所交流的内容进行有机融合,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重视习题阅读
新课程标准下,许多数学习题不再是单一的形式呈现,而是形式多样,有文字叙述、有图文结合、有表格式、有对话式等,有时也会有多余的条件或打乱顺序来迷惑学生,而问题也不完全是固定的,有时也具有开放性,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这时老师需要做的便是让学生静静地读,特别是一些阅读能力还需提高的学生,不妨多给点时间,一定要让他们多读几遍,因为读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自我内化的过程。
三、重视课外阅读
今年我校的“数学好玩节”推出了一系列的活动,其中有一项就是数学阅读。依据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给孩子们推荐了《马小跳玩数学》和《数学真美妙》这两本有趣味的书。孩子们的阅读热情非常高,在每周一、三、五的固定午读时间里,都在读这两本书,有时下课了也在读。我们也会抽出一些时间交流书中的内容,大家畅所欲言。这段时间,孩子们收获多多。
四、重视阅读方法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语文老师经常会要求学生用一些标记将重点字、词、句标注出来。阅读数学题目时也不例外,如要求将题目中的重点条件画出来,重点词语圈起来等。学生在找这些重点词句的时候其实是一个思考过程,特别是一些较难理解的题目,在找到了这些重点词句后,解题就变得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