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教育园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6月14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计算错误成因”,寻“有效对策”
  □  市实验小学  吴红兰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运算能力是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而统计学生作业则发现计算错误占半数,错误类型多样,其中漏题、抄错数字、看错符号等比比皆是。学生自我反思,太粗心。这些计算上的错误,难道真是“粗心”造成的吗?

  一、追根溯源,寻找计算错误成因

  首先学生方面,基本口算没有过关,算理算法模糊不清,导致学生在计算过程中错误率大增。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够稳定,注意力的稳定性和分配能力都不是很强,因此在计算时往往不能高度集中精神,容易分心,结果就是看错符号、数字,忘记退位、进位了……

  其次教师方面,过于注重情景化的创设,淡化了计算教学。在教学中我们主张结合生活实际切入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学生刚理解了算理后,就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回归到生活中,这样就过于重视解决实际问题,而忽视了基本计算的步骤,影响了学生算法的探究、建构和巩固。

  最后教学过于注重算法多样化,淡化计算的最优化。探索算法时教师习惯让学生尝试更多的算法以实现计算教学的多样化,这样虽然能够打开学生的思维,但是过于注重计算的多样化,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计算,花费时间较多,教学目标也没有完全达到。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二、对症下药,寻找计算教学的有效对策

  1、激发学生计算兴趣,有效提高计算能力

  计算教学同样需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乐学、想做,并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熟练地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又对又快的目的,使学生在获得技能的同时享受成功的乐趣。在练习巩固的时候选择游戏的形式来代替枯燥乏味的计算,让学生从游戏中学习,激发他们对数学计算的兴趣。

  2、把握好情境教学的度,有效提高计算能力

  任何教学方式都是为教学服务。生活化教学在数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从生活中的计算入手,理解数学计算本质。如在“混合运算”教学中,利用一些生活化的实例来让学生理解运算的顺序。“公交车上原来有32人,到站后15人下车,又有12人上车,现在车上还有多少人?”让学生思考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从而使学生明确运算顺序也应该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确定。即只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把自己日常经历变成新知识获得的途径,从而领悟到生活中的数学,从而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3、把握好计算优化时机,有效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对于同一个计算问题,有时会有很多的计算方法,合理地把握算法的多样化与优化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在寻求计算方法多样化的时候,学生选择的计算方法往往不是最有效的方法,这时候反而会浪费过多的思考时间,达不到教学目的。所以教师在计算多样化的时候必须要总结出最优化的计算结果。计算多样化与计算最优化结合起来,既开发了学生的思维,又让学生找到了最有效的计算方法。

  4、理解算理,有效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学生只有在理解了算理,掌握了算法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计算。学生理解了算理,就为掌握算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计算方法中的每一步都成为有意义的操作。因此在计算教学中,应尽量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主动地去探索。这种探索过程会使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更加深刻,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以上各点虽不全面,但相信只要教师智慧地从学生、教师等层面透过“错误表象”找到真正的症结,寻找有效对策,学生的计算能力定能稳健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史海钩沉
   第04版:专版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教育园地
   第08版:专版
作文难不难?
探“计算错误成因”,寻“有效对策”
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活味
我的太爷爷
课堂众生相
我喜欢我的“黑玫瑰”
野花
高邮报教育园地07探“计算错误成因”,寻“有效对策” 2018-06-14 2 2018年06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