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教育园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4月19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难忘的一堂作文课
  □  陈其昌

  我去看望患病的好友王祖宏,有意识地避开谈病,怕引起他的焦虑,便回眸自小同学的往事。两人同时都提到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起,就教国文的沈石如老师的一堂作文课。

  那是在城中小学(一小)六年级下学期的一天,小草冒青,柳枝摇春,同学们踏着铃声回到座位上坐好,等候沈老师上课。

  “起立!”“坐下!”一切如仪。沈老师没有板书作文题,而是引导全班同学有序地走至窗前,按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其时,邮城无高楼,放眼望去,可以看到运河堤、白帆船、堤边柳。当我们回到位置上坐好,沈老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同学七嘴八舌,从近处中市口的民房,到远处的运河堤,什么都有。

  沈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大字“帆船来了”,要求大家围绕此话题写一篇作文。话题不是作文题,题目自拟。习惯写《我的母亲》《一次队日活动》《某某二三事》的同学觉得既新奇又陌生,写什么是好哩!有人冥思苦想,有人小声议论。沈老师说,大家放开来写,时间不限,课后完成亦可。记得我写的是帆船可以便利交通,王祖宏写的是方便运输,自然不会写出几十年后汪曾祺写的“惟愿吾民堪鼓腹,百舟载货出漕河”那样的境界。

  我做过多年语文教师,资深的沈老师如此教授作文,绝非心血来潮,而是别出心裁,颇有创意。这在当今如此而为,可能已是常态。我与做过多年教师的祖宏晤谈、通电话,大致形成如后的共识。

  拓宽学生视野。小学生上学、回家、玩耍,活动的圈子很小,接触的人不多。也有过“远足”春游,一年一次。少先队的活动多一些,接触的也是师生,倘若组织和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将视线射向多彩的天际线以至有意识地投向大千世界,那该多好。诚然,当前的应试教育学生负担重,也难以迈开步子自由驰骋。

  引导学生观察。一个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很重要。汪曾祺小时候上学来回的路上,这里看看,那里瞧瞧,加上他的记忆力强,观察的人和事,一切都了然于心。一个有很好观察力的学生,能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至细节、人物的外貌和神态,写起文章来,不敢说“下笔如有神”,但起码言之有物。

  展开想象翅膀。名作家到高邮来,有业余作者问苏童,你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怎么能够写出《妻妾成群》?回答很简单:读书、想象。想象是文艺创作的翅膀,折了此翅,创作就扑腾不起来。学生作文不是作家创作,但是培养学生具有丰富想象力,受益大焉。“文心雕龙贵于思,笔下生花功在练”,这个“思”就包含想象。

  培养学生兴趣。把作文作为一种负担是被动式的作文,不是自发而为、自觉而作。有人做作文,提到头就疼,苦哇。学生作文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从好奇通过引导、激励,学生脑海里可以淬出“好胜”的火花。一个学生饶有兴趣地写出佳作,老师作为范文详说,学生一辈子难忘。

  多年不搞语文教学,现在就此题缀字成文,可能不合时宜,贻笑大方。祖宏不教语文,早想写此文章,无奈多病无力,他说,只有你来写了。现将两人共识写出,就教行家里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教育园地
   第04版:专版
   第06版:专版
   第07版:专版
   第08版:专版
难忘的一堂作文课
浅谈如何有效指导学生感悟课外阅读文本
小可爱
手心开出一朵花
那片菜花
我是小小收银员
美丽新校园
高邮报教育园地03难忘的一堂作文课 2018-04-19 2 2018年04月1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