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临床上经常见到因服药引起肝功能的异常,甚至出现肝功能的严重异常,使患者受到痛苦的同时,也花费了很多的医药费。服药不当引起的肝炎越来越多,有些药物性肝炎长期不愈,甚至于危及生命,药物性肝炎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什么是药物性肝炎?肝脏是药物浓集、转化、代谢的主要器官,尤其是口服药物由胃肠吸收后即进入肝脏,在肝内的浓度较血液及其它器官中高。由于药物及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或机体对药物产生过敏反应,对肝脏造成损害,引起肝组织发炎,即为药物性肝损害。
二、什么原因会造成药物性肝炎?1.为了治疗疾病,服用了肝毒性药物。这种情况十分多见,例如糖尿病人使用降糖药,结核患者使用抗痨药物,脏器移植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必须使用这些药物,但是这些药物恰好都对肝脏有损害,如果患者对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很快就会出现肝损害。2.患者自己乱用药,患者有病不找医生,自己去药店买药,根本不知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买来就用。3.轻信广告,购买假药,广告中宣传的药物多半为假药(未经国家药监部门审核,没有正规批准文号),药物中的成分秘而不宣。4.中西药物混合使用,中药制剂中添加了西药,这时再联合西药,服用的药量超标。
三、药物为什么会引起肝脏发炎?其一,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直接的肝脏毒性作用,使肝细胞膜及细胞骨架被破坏,或使核酸转化和突变而致肝细胞死亡。其二,某些药物干扰细胞代谢的某些环节,如抑制酶的活性或阻碍某一分泌过程,造成肝功能降低。其三,有酶诱导剂作用的药物可加速药物本身及其它药物的代谢,产生更多毒性产物而损害肝细胞,有酶抑制剂作用的药物可提高其它药物的浓度,增加其毒性或使药物在肝内蓄积,造成肝损害。其四,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所引起的过敏反应,通过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造成肝细胞被免疫系统识别杀伤,肝功能损害,甚至重症肝炎。
四、引起药物性肝炎的药物都有哪些?引起药物性肝炎的药物种类相当广泛,中西药物都有不少种肝毒性药物,西药最为常见的有:1.抗生素类,如抗结核药物利福平、异烟肼等;大环内酯类药,如红霉素、螺旋霉素等;四环素类等等。2.解热镇痛药物:阿司匹林、保泰松等。3.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奋乃静;抗抑郁药物阿米提林;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镇静药苯比妥等。抗甲亢药物:他巴唑、甲亢平、丙基硫氧嘧啶等。抗肿瘤药物:丝裂霉素、更生霉素、环磷酰胺等。降糖药物:优降糖、拜糖平等。心血管用药:异搏定等。中药包括青黛、川楝子、山豆根、山慈姑等。
五、药物性肝炎都哪些表现?药物引起肝炎通常会发生在用药后的1—4周时,具体表现和其它肝炎大致相同,有以肝细胞损害为主者,表现为疲乏、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尿黄、肝区不适等,肝脏肿大伴有压痛,转氨酶升高,血脂升高,血象中嗜酸细胞升高;有以胆汁淤积为主者,表现为肝内小胆管胆汁淤积,并伴有肝细胞损害,表现为皮肤、巩膜、小便黄染,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等。
严重的药物肝损害也会引起大片肝坏死发生,形成重型肝炎,出现高黄疸,凝血机制障碍,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肝细胞大片坏死,病情十分严重,诊治不及时,有可能危及生命。肝细胞坏死,经过救治,生命得以保全,但是坏死组织有可能被广泛的纤维结缔组织取代,形成坏死后肝硬化。
六、药物性肝炎的应对措施有哪些?一旦确诊为药物性肝炎,应该立即停用已知或可疑的药物,减少活动,给予保肝解毒药物治疗,如还原谷胱苷肽,甘利欣,维生素等。根据引起肝脏中毒的具体药物种类,应用对症的解毒药物,如异烟肼引起的药物肝炎,可用大剂量的维生素B6静脉点滴。对于过敏体质、黄疸较深者,可以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待病情改善后,逐渐减量。
七、怎样预防药物性肝炎?①医生和患者都应熟悉所用药物的性能和不良反应,尽量少用或不用肝毒性药物。②不符合治疗药物的适应症时,千万不能勉强用药,严格遵守药物的禁忌和剂量。③对原有药物过敏史及肝、肾疾病的患者,用药更要谨慎,尽量少用药。④对必须用药者,尽量选用同类药物中肝毒性较小的药物,或用其它药物代替。非用不可者,可短期或交替使用。⑤新药物使用时,一定要定期检查肝功,监测各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联合用药时,需考虑到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肝损害的叠加和加强作用。
作者简介:
阎勤,主任中医师,治未病科主任,扬州市名中医,高邮市首届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亚健康分会、治未病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老年肌肉与骨骼疾病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肝胆病咨询专家,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扬州市中医药名师工作室指导老师,扬州市中医药学会心系专业委员会委员,王琦国医大师学术传承人。1985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30年来一直从事内科临床工作,对事业精益求精,对患者态度热情,中西医基础理论均扎实,临床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赞扬。有20余篇学术论文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多次参加全国学术大会,并作大会发言。先后两次去中国中医科学院、解放军302医院进修老年病、肝病。擅长用中西两法治疗各种老年病、各型肝病,对养生保健、延缓衰老、体质辨识、治未病等颇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