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我们把助学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具体路径,精心组织,合力推进,从未间断,截至目前,全镇已扶助贫困学生1608人次,解决扶贫助学资金175万元,向职校、慈善学校,推荐选送贫困家庭学生169名。在我们资助的贫困学生中已有241人先后考入高等院校,其中10人考入北大、清华、南大等全国重点高校;在我们推荐选送的169名职校慈善学校的贫困生中,已有160名贫困生相继走上了成才就业创业之路,由此改变了他们各自家庭的贫困命运。
狠抓调查、精准落实助学扶贫对象
首先,认真调查核实,精准确定助学扶贫对象。自1997年以来,每年暑假开始,我们都与镇关工委的负责同志紧密合作、联合行动,组织各村、社区负责扶贫开发工作的同志与五老人员战高温、抗酷暑,进村入户搞调查,一人不少、一户不漏地做好贫困家庭学生调查申报登记工作。在各村上报贫困学生名单的基础上,我们又与镇关工委协同动作,组织镇扶贫开发协会的正副会长、秘书长和关工委的正副主任、秘书长再次深入各村、社区调查核实各村、社区上报的贫困学生名单并张榜公布上墙,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在群众毫无争议的基础上,我们才将全镇新一年度的贫困学生名单填表造册上报党委政府审批并报镇扶贫办建档立卡。
其次,超前谋划准备,精准推荐贫困学生报考职校与慈善学校。从2005年开始,连续12年不间断,每年春季开学之后,我们就及早地深入本镇澄阳中学以及高邮市赞化中学、南海中学、城北中学、武安中学了解甘垛镇户籍的初中毕业班贫困学生生源情况,尤其是学习成绩优异的贫困学生名单,为暑期推荐贫困学生报考扬州天海职校、扬州技师学院和广东国华中学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助学扶贫
一是组织部门单位结对助学扶贫。近年来,我们先后组织财政所、国土所、派出所、水务站、计生站、公路管理站、农业中心、卫生院、润明公司、源泉饲料、大江鸭业、江苏奥晟、润禾贸易等企事业单位与贫困学生开展结对资助活动,每轮活动三年,结对资助总额31万元。
二是动员成功人士捐资助学扶贫。利用每年的清明节或春节在外成功人士回乡祭祖或探亲期间的机会,我们主动与他们联络感情,汇报家乡贫困学生情况,动员他们爱心资助。横泾村沐家庄在外成功人士一一北京怡景城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邱迎东,一次就向家乡贫困生捐款10万元。带程村胡家庄在外成功人士一一江苏同发建筑工程公司老板陈智慧,2011年以来,每年都向家乡20名贫困学生每人资助2000元的扶贫助学资金。
三是争取慈善资金助学扶贫。2005年以来,我们借住市慈善总会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机遇,每年暑假期间都与镇关工委组织人员进村入户了解各村社区高考考生录取大学的情况,对于新录取的贫困家庭的大学生,我们都认真填写贫困大学生调查表,上报市慈善总会、请求给予资助。十多年,我们先后向市慈善总会争取慈善资金76万元,帮助256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并先后走向社会就业创业发展。早在2007年,我们就资助奖励过的横泾村沐家庄贫困家庭大学生沙烨峰,他父亲去世早,从小就与母亲相依为命,家境贫寒,被清华大学录取后,母子俩为上学发愁,发现这一情况后,我们动员社会各界捐助并奖励他一万元现金去清华大学报到入学。如今沙烨峰已成为北京中关村旷视科技公司的一名工程师,月薪万元以上。
四是利用扶贫助学基金助学扶贫。为了更好地做好助学扶贫工作,甘垛镇党委政府还建立了扶贫助学基金会,经过多年的募捐,甘垛镇扶贫助学基金已发展到51万元。镇扶贫助学基金会为全镇348名特困生发放扶贫助学资金38万元。
五是巧借职校平台助学扶贫。扬州市天海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用职业教育扶贫助残、用半工半读培养合格人才的民办学校,也是一所“拔穷根、栽富苗”的学校。2004年以来,我们已先后向扬州天海职校输送贫困家庭的学生148名,他们通过学习,走上技能成才的道路。2007年入学天海职校的俞建生、俞建萍同学,是一对孪生兄妹,家住三河村费家庄,入学时正面临父亲身患胃癌,母亲又患脑肿瘤,急需赴上海住院开刀,家境十分贫困,穷得连上学的生活费都交不起。我们发动社会捐助,为他们兄妹俩解决生活费用。兄妹俩毕业后分别被分配到苏州一家机电企业和扬州一家电子企业上班,月收入3000元左右。目前他们又自主创业,俞建生在苏州一家玉器厂工作,俞建萍在扬州农科所工作,月收入都在5000元左右。2015年以来,我们又向扬州技师学院“圆梦班”推荐贫困学生20名。
六是借力慈善学校助学扶贫。广东顺德国华纪念中学是一所纯慈善学校,面向全国贫困家庭的初中毕业生招生。2007年以来,我们又抓住广东国华纪念中学在我们苏中、苏北地区招收贫困家庭的学生机遇,先后向国华中学推荐了21名学习成绩优秀、素质超群的贫困家庭的初中毕业生报考国华中学,并有4名贫困生被录取。经过三年的免费学习,他们都相继考上了由国华中学每年继续资助的四川大学等重点大学学习深造。2008年考入国华中学的沐杨昌同学。2014年,已从广东海洋大学毕业并在广州市中绿环保有限公司就业,月收入6000元以上。
强化组织,精准推进助学扶贫
助学扶贫是一项民生工程,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我们积极主动地争取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近年来,甘垛镇党委政府把助学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强化领导、精准推进。
建立助学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针对全镇助学扶贫工作存在的贫困学生中“一人多助和无人资助”的现象,我们及时建议党委政府建立专门组织,统一负责全镇助学扶贫工作的领导。2014年,党委政府专门成立了由纪委、团委、妇联、民政、公安、司法、文教、关工委、扶贫开发协会、慈善分会等部门、社团组织负责人参加并由分管党务工作的副书记任组长的助学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镇助学扶贫对象审核、资金统一安排以及职校扶贫等工作。
建立助学扶贫考核机制。2014年以来,甘垛镇党委政府将助学扶贫工作列入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范畴,助学扶贫与党建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
坚持领导挂帅负责制度。自2005年以来,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每年都要同报考扬州天海职校、扬州技师学院、广东国华中学的贫困学生合影留念;每年政府都安排专门车辆、明确专人护送全镇录取天海职校、扬州技师学院学生入学报到;每年秋季开学前,党委政府都举办贫困大学生资助金发放仪式。由于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我们甘垛镇入学扬州天海职校、扬州技师学院、广东国华中学的贫困学生人数位居高邮市各乡镇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