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花甲,听力衰退,助听器是他与人正常交流的必须“装备”。但年龄不是问题,听力不是障碍,多年来,他始终用“法”维护辖区治安稳定,用“理”筑牢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交通屏障,用“情”为民服务。他就是交警大队三垛中队民警孙桂国。
出生于1957年的孙桂国是一名中共党员。1980年,孙桂国从部队退伍后到沙堰派出所工作。由于业务能力突出,综合素质高,他很快从普通民警被提拔为派出所副所长,1997年开始担任汉留派出所所长。2002年,已经46岁的孙桂国出于给身边的年轻人更多进步机会的想法,选择从汉留派出所所长的位置上退居二线。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领导多次劝他去机关单位做些轻松的工作,但都被他婉拒了,他最终选择转岗到偏远的三垛交警中队。
从此,巡逻执勤、路面纠违、指挥交通……无论风霜雨雪,孙桂国和年轻人一样在路面一线干着,一晃就是十多年,身边搭档的民警换了一批又一批,唯独他不肯离开……
执法严谨树威名
2017年春运期间,孙桂国和队友们严格按照勤务工作要求,24小时值班值守三垛市际卡口,对过境“两客一危”车辆实行“逢车必查”。2月4日下午,正值人流车辆密集之时,在卡口值勤的孙桂国透过迎面而来的大客车车窗看到,该车乘载人数较多,于是拦车检查,发现此悬挂泰州号牌的大客车核载30人,实载42人,超载40%。孙桂国不顾驾驶员李某某的求情,依法查扣车辆,并对李某某予以罚款1000元、驾驶证扣12分、降照的处罚。看着一车心急如焚、行李如山的乘客,孙桂国在得到大队领导认可后,将乘客有序安置在卡口服务站,一方面联系客运车辆将乘客进行分流转载,一方面在路面拦过境车辆。在孙桂国的组织协调下,42名乘客于当天下午全部顺利分流。
近几年来,孙桂国处理各类警情3000余起,现场处罚交通违法行为累计22000余起,查处醉酒驾驶、无证驾驶百余人。每逢恶劣天气,他都带头上路指挥交通,引导驾驶员安全行驶。他管辖的横泾警务区执法数量和质量始终在交警大队名列前茅,交通事故发生率持续大幅下降。
紧跟“潮流”不服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运用移动警务通、智能手机APP、电脑网页查询个人及车辆信息、生成罚单和强制措施文书等新型工作模式逐渐成为警务工作的常态。对于还有几个月就年满60周岁、即将退休的孙桂国来说,虽然学习接受新事物、迎接新挑战是一个艰难的历程,但他仍严苛地要求自己一定要与时俱进,熟练使用现代化装备。在路面巡逻的时候,他虚心向同事请教学习使用警务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一板一眼地认真背诵五笔字根;在平时,他要求自己吃饭快一点、睡眠少一点,不断地挤压时间认真练习。“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从起初的略显笨拙,到如今的快捷精准,孙桂国用自己的工作成效证明了自己“人老心不老”,始终在前行。
孙桂国在工作上极其认真,凡事知其然必知其所以然,经常占用同事的休息时间请教问题。为此,他深感亏欠,常常主动用代值班的方式弥补同事。“孙桂国是个非常朴实善良的人,只要单位的年轻同事家里有事,他都会主动帮忙代值班。在咱们农村中队中,55周岁以上还值夜班的应该也就孙桂国一个人了。”三垛交警中队中队长戴万勇感慨地说,孙桂国的工作激情真的让人感动。
全心全意保民安
2016年4月20日凌晨,一辆长途货车经过省道安大公路三垛段时,因捆扎不严导致大量尼龙制品散落在地,引发路边村民哄抢。孙桂国及时赶到现场予以制止,指挥调度人员、车辆将散落的千余斤重的尼龙制品收集整理、集中转存在三垛中队,并利用沿路电子监控查询到该长途货车的停靠点,联系车主返程取货。数万元的货物失而复得,车主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激动地握着孙桂国的手说:“警察不愧是人民的守护神。”
2016年年底,一名老太太不慎摔倒在安大公路三垛境内的马路中间,脸上满是鲜血,几十名围观者不敢冒然上前搀扶。正在附近巡逻的孙桂国接到指令后,迅速驱车赶往事发地。简单了解事情原委后,孙桂国慢慢地将老太扶至路边安全地带,清理伤口、喂送清水、打听住址……寒风凛冽,老太说不清家住哪里,见老太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孙桂国索性将老太抱上警车,沿路挨家挨户打听,最终将老太安全送回家。当天,围观的群众纷纷拍下孙桂国的善举,广传朋友圈,赞其为“最美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