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随着最后一场招聘会结束,我市今年农历正月里的7场“迎新春”暨“春风行动”市、镇联动劳动力交流洽谈会正式落下帷幕。当日,尽管招聘会已结束,但劳动力市场内仍挤满了前来找工作的求职者,而现场许多企业招工负责人却表示,他们想招收的有一技之长的工人并没有招满。据初步统计,正月里的7场招聘会期间,累计进场招聘的企业有630家(次),提供就业岗位5300个,累计进场求职人数近万人次,经洽谈,约有3100名求职者与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求职者:美好理想遭遇残酷现实
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并非只有残疾人前来求职,市场内健全求职人员随处可见。说起找工作,不少求职者都感叹:找份好工作,真难!这其中,年轻人和中老年人感受更为深刻。市场一角,20多岁的小张用手机轮番拍着电子屏幕上的招工简章。小张告诉记者,自己虽然生长在农村,但从来没有下过地,干不了重活,也吃不了苦,以前的工作太枯燥无味,所以辞职不干了,现在希望找份稍微轻松点的工作,最好能双休,薪资待遇不少于4000元。“春节后,每场招聘会都来参加,至今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是我的要求太高了吗?”小张不禁反问道。
26岁的王小姐一直在苏州工作,在父母的强烈要求下,她年前辞掉了工作回到了高邮。和小张一样,王小姐年后也参加了几场招聘会,都没有找到让自己满意的工作。“原本想,凭着学历、工作经历,找份差不多的工作应该不难,但事与愿违,工资、待遇不如以前工作不说,有些企业还要求已婚已育,这让我们单身人士情何以堪。”王小姐郁闷地说。
发出“美好理想遭遇残酷现实”感慨的不仅有像小张、小王一样的年轻人,一些没有一技之长的中老年人也在为找不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而发愁。50多岁的唐先生便是其中之一,他告诉记者,现在体力不如以前了,想找份稍微轻松一点的工作,但逛了一圈,发现工资高的都要求有技术,保安、门卫等不需要技术的工作,月薪只有1000多元,这点薪水根本不够日常开销。“春节后,找到了一份工作,每月有2000多元,但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长时间干下去根本吃不消。”今年48岁的夏女士想找份劳动强度不大、月薪2000元左右的工作,至今也没找到。
企业:高薪难求一线技术工人
求职者满腹委屈,企业也是抱怨不断。在招聘现场,一位加工制造业企业的招工负责人向记者抱怨说,公司招收装配工、冲压工、焊接工、车工等工种近百名,薪资待遇都不低于3500元,有些工种甚至达到了5000元。但一个月以来,企业到处招工,才招到了1/3的工人,现在技术工人紧俏,特别是有经验的技术人员非常吃香,也很难招。
对一些年轻人和没有一技之长的中老年人工作难找的现象,许多企业招工负责人坦言,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企业不是慈善机构,是讲究效益的,工人如果不能为企业产生效益肯定会被淘汰。他们说,现在很多年轻求职者的能力水平难以满足岗位要求,就算把要求降低到“学徒”“实习生”级别,恐怕也难以符合,毕竟像机器操作、焊接等工种都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即便月薪四五千,其劳动强度也不低,而这与一些年轻求职者的期望还存是在一定的差距。
现场一企业招工负责人陈先生向记者坦言,如今的市场是优胜劣汰,企业的竞争压力也很大;如果招进来一个人,一上来就给他开三四千月薪,可他干不了这个活,给企业创造不了效益,又不能马上解雇他,那可怎么办?甚至有些求职者把自己吹得“等级很高”,真正到现场啥都干不了,却又想拿高工资,这就让用人单位和求职者陷入了“两难”。陈先生也表示,薪资水平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求职者不能一口吃个胖子。
“眼高手低”是当下年轻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少企业招工负责人表示,年轻人虽然有一定的活力和创造力,但相比他们的父辈,普遍缺乏经验,而且吃苦耐劳精神不够。相较之下,企业都愿意高薪招收有一技之长的年龄在40岁左右的工人,正因为如此,这类人群很紧俏,特别难招。
市场:求职者和企业都要提高竞争力
一年之计在于春,有志青年求职忙。农历新年以来,我市已经举办了7场大型招聘会,每次都吸引千余名求职者应聘。然而,供需两旺的人才市场背后,仍然存在求职、招工两头难的情况:一方面,不少求职者频繁参加应聘,却找不到心仪的岗位;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尽管提高了工资待遇,却依然一才难求。这看似热闹的招聘会上,熙来攘往者多,双方满意者少。
招工的说“工人难招”,求职者说“工作难找”。 那么,如何才能破解这种两难的难题?采访中,市人力资源市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解决这一难题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求职者和企业双方都要进一步提高竞争力,招工与就业才能真正达到平衡。该负责人说,招工难、找工难,企业与求职者自身都存在问题。一方面,企业提供的岗位薪酬看似高,一些工作岗位月薪能达到三四千甚至超过五千元,但工作时间肯定不止8小时,而且几乎没有休息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现在的求职者择业观更加理性,对工作时间、工资标准、福利待遇、企业文化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负责人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如果想招到工人,仅提高工资已吸引不了求职者的眼球。要想招到工、留住工,企业除了要提高工资外,还要给员工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以及培训、发展的机会,使务工人员对企业产生归属感,打好“薪”“情”两张牌。
另一方面,许多求职者开始“挑三拣四”,特别是年轻的求职者,都想找份既体面工资又高的工作,不甘心从基层做起,这也是他们找不到合适工作的主要原因。市人力资源市场有关负责人建议,年轻求职者应主动积极就业,转变择业观念,认清期望与现实的差别,进行务实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