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山镇,是以周山烈士的英名命名的革命老区,是扬州地区唯一的红色乡镇,也是扬州市经济基础最为薄弱的乡镇之一。全镇有耕地面积4.3万亩,水产面积1.5万亩,是典型的农业乡镇。多年来,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缺乏重点工业和特色产业拉动等原因,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缓慢,低收入农户较多。截止目前,8个行政村村级债务总额达360多万元,低收入农户404户,贫困人口达703人。为改变这一现状,近年来,周山镇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扶贫工作精神,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加快低收入农户脱贫步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采取产业扶持、结对帮扶、社会救助等多种举措,使低收入农户实现了“三个稳定”:有了一个稳定的工作岗位,有了一份稳定的经济收入,有了一份稳定的养老保障,踏出了一条“扶贫思路上求创新、扶贫方式上求实效、扶贫效果上求突破”的个性化精准扶贫的道路,为建设富强红色名镇作出了努力。
产业扶持,拓宽低收入农户就业渠道,提供自食其力平台
产业扶持是我镇作为农村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我们围绕“培壮一家企业、做好一项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工作思路,坚持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投资环境,促进产业转型,以此带动低收入农户大批就业,让一大批无能力、无特长的低收入农民从田野上走进工厂,从牌桌上走进车间。5年来,我镇共完成招商引资项目18个,其中亿元项目4个,5000万元项目12个,同时实施“微小企业进规模”工程,规模企业数由2010年的3家发展到2015年的7家。坚持把发展新型工业、培育新兴产业作为发展经济的重中之重,立足镇情,创新思路,重点培育壮大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优信邦泰粉末涂料、弗兰德电器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兴产业企业,引领带动全镇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深入推进服装加工、照明灯具、商用道具、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重点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农民就业的空间。
同时,我们还重视发展建筑业和三产服务业,开辟建筑市场领域,增加农民工劳务输出,发展仓储物流,发展商贸、餐饮、文化、娱乐等生活型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每年全镇外出务工人员5700多人,其中就有许多低收入的农户。
多措并举,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增强发展后劲
抢抓扬州、高邮有关部门对我镇相关村开展结对帮扶的机遇,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支持各行政村盘活集体闲置资产,提倡利用村经济合作社为载体流转土地,加大对土地流转协调服务费的征收力度,鼓励村级集体适度经营经济实体,增强村级“造血”功能,多措并举增加村级收入,确保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15%以上。
根据周山农业大镇特点,我们着重在“农”字上做文章。
致力培育特色农业。按照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的要求,以农村改革为抓手、以农业增效为重点,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重点突出高效农业、生态林业、特色渔业的发展思路。同时,围绕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因地制宜,精心培育“一村一品”,着力打造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的发展空间平台。吴堡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依托扬子江种业、双龙食品等农业龙头企业打造成一张农业产业化名片;万福村以高效农业园、大学生创业园等现代农业园区为基地,扩大有机农业发展规模;双河村注重发展生态林业,依据中景生态园、丹桂飘香桂花园、邵家生态园等林业园区建成花木生产基地,全力打造“花木之乡”;志光村、龙华村充分发挥地处集镇的优势,在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电子商务上做文章,做大做强商品农业,放大“接二连三”效应;狄奔村加大土地流转和劳务输出的力度,结合土地整理项目,加速推进土地“整村流转”步伐,使种养大户更具规模、更显特色、更有效益;长宁村、龙胜村推进高效水产养殖,打造特水养殖“升级版”。
竭力做响农产品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致力培植品牌农产品,不断新增绿色产品。合理管控现有的鱼虾养殖规模,引导养殖户理性选择效益、生态、放心、安全的养殖项目,以艺定红生态渔业产业园、水蛭养殖产业园、鱼鳖混养等项目为核心,培育特水养殖示范基地,以“黄金泥鳅”等特水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为重点,努力创成知名商标和著名商标,做响农产品深加工业。以双兔米业、双龙食品为示范带动,培育一批绿色生态的有机农产品品牌。培植双河村四季果园休闲农庄,努力创成集休闲、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特色庄园,创建知名绿色水果品牌。
不少低收入农户享受到了技术培训、基础设施、金融贷款、政策补助等方面的优惠,自己办起了实体,自己当上了老板,同时还吸纳了大量的当地农民。
结对扶持,帮助低收入农户迅速脱贫,提升自我“造血”功能
根据我镇实际,我们建好低收入农户台账,对家庭特困、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因灾致贫的农民,采取一对一、一对多、户企结对扶持。一户一策,因户制宜,因人制宜,吸纳安排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就业。采集一批物业保洁、村庄环境及河道、道路管护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低收入农户家庭成员就业,确保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有一人长期稳定就业。
龙胜村位于我镇东南方向,交通闭塞,技术落后,被市扶贫办、老促会列为帮扶对象。目前,该村单水面养殖就达5600亩。有的低收入家庭经过几年打拼,不仅甩掉了贫困的帽子,而且还在城里买了房子,家里添了车子。
双河村地处我镇西北部,915户,其中低保户61户,五保户12人。几年前,该村村级债务达100多万元,是我镇经济基础最为薄弱的一个行政村。近年来,该村在镇扶贫协会的帮助下,改变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的传统农业结构,先后引进了4家花木种植企业,流转土地3000多亩。仅此一项,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多万元,60多名低收入农户通过进园务工,人均年增加收入5000多元,截止2015年底,农民人均收入达9888元,基本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镇党委、政府“一把手”、全体镇干、村干、党员干部、教师、企业老板全部参加了扶贫帮困活动,实行了“一对一”、“一对多”的帮扶。对贫困户,我们坚持“四扶”:一是扶志,帮助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计划;二是扶技,因户制宜,在农、副、工、商、建行业中选准一至两个项目,加大培训力度,帮助熟悉技术;三是扶资,采取政府部门出一点,企业个人捐一点等办法,为每个被帮扶的贫困户注入启动资金;四是扶学,为确保贫困户子女不因贫而辍学,对全镇比较贫困的近100名学生明确部门、单位、企业结对帮扶,并对此项帮扶工作列入单位综合考核内容之一。我们对特困户的帮扶,每年不定期带领他们到周边乡村参观学习,组织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举办培训班,手把手地教会贫困户各种实用技术。我们先后组织农技人员到各村举办罗氏沼虾养殖、花木栽培、现代农业等实用技术培训班12期,培训农民5000人次,编印了《罗氏沼虾养殖技术》、《桂花栽培技术》、《食味稻米栽培技术》等教材。全镇有100多贫困农户在挂钩帮扶干部的引领下,参加了扬州市、高邮市组织的农业技术学习,其中60名低收入农户把增收点聚集在特色养殖、种植业上,共承包水面200多亩,流转土地1500亩,养鸭2万多羽,养羊1500头,年创产值500多万元。
社会救助,扩大扶贫济困的空间,解决后顾之忧
为加大对特别困难家庭的日常救助以及遭受重大灾难家庭的应急救助力度,积极开展“5.19”一日捐活动,解决资金救助来源。每年我镇“5.19”一日捐和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累计募捐善款100多万元全部用于资助弱势群体。
同时,我们还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对所有低收入农户的社会帮助活动,确定帮扶责任人。仅2015年扬州电视台新闻女生走进校园资助特困学生就有20多人;高邮红马甲志愿者、红星志愿者、阳光志愿者、扬州向日葵公益等多家爱心组织都纷纷走进校园,走进特困家庭中,送钱送物送学习用品送装修;周山烈士亲人高山先后22次来我镇捐赠,受奖师生千余人;爱心人士马建勇、邵爱军、高金荣等不止一次地资助特困学生;万福村在外成功人士居万民,先后投资20万元为19个村民小组安装136盏路灯,而且还连续5年为贫困户、特困户、五保户、残疾人捐款近30万元,受助人员200多人。其中,为庄北组特困户居尔琪一家先后捐款2万元。他先后2次从南京请来5名专家来周山卫生院坐诊,免费为200多名特困病人义诊。
另外,积极向上争取扶持,每年我们争取到省级特困生生活补助20多万元,全部用于特困生生活补助。
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对特困农户实行救助。累计发放粮食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良种补贴等专项资金690.3万元;发放烈士子女优抚金、革命伤残军人补助及老军人遗属补助、计划生育奖、80岁以上老人尊老金、农村低保、重残对象生活补贴等社会资金531.83万元;争取资金25.8万元,改造农村危房19户,渔民上岸安居1户,帮助50户低收入农户脱贫。
加强对五保工作动态管理。以“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应补应补”的原则,扩大保障对象覆盖面,对因病、因残、年老体弱、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依法纳入低保、五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实行兜底脱贫。推进敬老院“三有三能六达标”系列创建活动,提高五保供养老人的社会水平。
强化责任,编织精准扶贫联动网络,确保扶贫实效
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责任,扎实工作,确保按时按质完成扶贫工作任务。我们成立了以党委一把手为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周山镇农村扶贫工作办公室”,出台了《周山镇“十三五”农村扶贫工作实施意见》,分别从16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各村、各单位也相应建立了帮扶工作小组,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并将帮扶工作纳入年度重要工作考核内容,从组织上、制度上保证了我镇扶贫工作的实效。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增加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是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党在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实施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客观需求;是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也是落实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现实需求。
因此,我们将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十三五”扶贫工作的部署,启动新一轮脱贫攻坚工程,精准实施脱贫攻坚,围绕“传承红色、共建绿色、坚守本色”的发展主题,团结和依靠全镇人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凝心聚力加快发展,同心同向狠抓落实,为奋力开创“十三五”发展新局面、加快实现周山创特争先、创优进位、创新崛起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