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体阴而用阳,主藏血司疏泄。藏血重在储藏和调节血液,以维护肝的疏泄肝能,使之冲和条达;疏泄重在调畅全身气机的升降运转,以通利经脉、脏腑,推动血和津液运行,并保证藏血的正常。若因外邪和情志所伤,肝的藏血和疏泄功能失常,而产生臌胀、积聚、黄疸、胁痛等多种病症,体现出肝主升、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易被风邪、湿热、饮食、劳倦、情志等所伤的生理、病理特点。肝病患者如何结合这些生理、病理的特点,通过养生达到康复,本文就这一议题作一介绍。
一、意守丹田,充养元气
养生必以养气为先,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意守丹田是通过气功锻炼,使气归丹田,元气充养。
二、达理怡情,忍耐制怒
怒是七情中最易伤肝者,为养生家所忌。《素问 ?举痛论》说:“怒伤肝”、“大怒伤阴”。肝病者,多见阴血不足,疏泄太过,情志失常,情绪容易激惹,稍受刺激即生恼怒,动肝气而耗元气。所以怡情制怒对其尤显重要。所谓达理怡情,即恼怒之事,首先从自己的身心健康着想,不以情乱理,因小失大。而善于用理智克制感情,缓和过激情绪;所谓忍耐制怒,即遇私事不斤斤计较,会自我解脱,善忍耐谦让,待人以宽。二者有平肝降逆、调气养血之功。
三、慎调饮食,谨护脾胃
肝的疏泄与脾胃的运化密切相关,互相影响。因此肝病者应慎调饮食,谨护脾胃,防其伤伐。每日坚持进食清淡而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用米面、禽蛋、乳菱藕诸粉、蔬菜等交替混合,熬粥食用。力戒酒类。少量多餐,每日3-5次,以生津快胃,助脾健运。肝脾调和则生血有源。但有不少肝病者,片面求补,肆进滋养之品,终日饱餐少动,以致演成脾胃更伤、体质愈差、肝病日盛的恶果。
四、惜精固肾,养心节欲
由于“肝肾同源”,故肝病患者惜精固肾至关重要,应视房事为大忌。因其肝肾本亏、精血俱损,若再令肾精外泄,即犯“虚虚”之禁,与病体康复大相忏逆。房劳引起肝病加重的病例屡有出现,不可不慎而戒之。养心节欲是指肝病者应收心静养,时常作一些自己喜爱的活动,以寄情于物,驱散抑郁,条达肝气,以心舒肝,使悠游安静之气周流布达于全身。机运调达,心宽自康。
五、睡眠充足,动静适度
肝为罢极之本,主管筋的活动。人体耐受疲劳的能力与肝之气血盛衰,息息相关。故肝病患者最易疲乏。因之保证有充足的睡眠,使“人卧血归于肝”(《素问?五脏生成篇》),促使藏血功能的恢复;另一方面,适当而轻松地活动肢体,养成起居规律化,以助气血流动,经脉通畅,脾胃运化,改善化源之不足,达到动静适度,二者协调。
六、树立信心,坚强意志
肝病者常为其病程长而悲观失望,很不利于恢复。《素问?经脉别论》说:“勇者气行则已,怯者着而为病也。”信心充足则气血流畅,精神饱满,抗病能力增强,康复可加速;反之则神怯气虚,血脉不利,病情加重。因此,十足的信心和坚强的意志对肝病的康复大有裨益。
作者简介:
阎勤,主任中医师,治“未病科” 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江苏省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扬州市、高邮市名中医。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曾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解放军302医院进修学习。从事内科临床诊疗工作20余年,擅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各型肝病、心、脑血管病。先后在省级以上医学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