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设丰富的阅读环境
幼儿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首先,要尽力营造阅读的“硬”环境。如:活动室、睡房、盥洗间、毛巾架、茶杯架、电视机等,凡是能与汉字结合的实物都尽可能地写上汉字,让孩子们见到实物的同时就能见到对应的汉字,孩子们就会逐步实现对汉字的认识。其次,要在人际交往中营造阅读的“软”环境。例如,把孩子们的名字写入“标志”,在毛巾架上、茶杯柜子上、照片墙上都有每个人的“标志”——名字。孩子在交往中,“标志”上的汉字自然而然地就记住了。这样不仅加深了幼儿之间的情感互动,又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汉字教育。另外,在区域活动中,我们精心设计了“我阅读,我快乐”等活动区域,以开放的形式、空间,吸引着幼儿。他们将自己家里最喜爱的图书放置在图书角里,与同伴交流,在丰富班级图书内容的同时,也增进了孩子之间的相互交流,获取更多的阅读信息。由于图书角就在孩子身边,孩子可以在区域活动、晨间活动及游戏活动时随时翻阅。久而久之,阅读活动成了孩子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就像他们需要水和食物那样自然,在不经意间逐渐养成了自觉的阅读习惯。
二、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
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有的放矢地为幼儿提供具体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内容——幼儿感兴趣的图文并茂的故事图片等。例如:小班的孩子看书时往往出现这种现象:一下子翻到中间,一下子又翻到前面,看了些什么却不知道。在小班刚入园不久,老师教宝宝怎样翻书,并编成儿歌:小手指,捏书角,一页一页轻轻翻。老师挑选了几个有情趣、画面色彩鲜艳的短小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当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时,教师不失时机地介绍图书,有意识地让他们了解一个精彩的故事是由连续画面构成的,画面非常好看,需要一张一张仔细翻看。如:书里的小精灵想你啦,我们和他一起玩吧。这样引导孩子关注图书、把这个过程创设成一个游戏过程,让孩子自己翻书、寻求答案,从而激发孩子读书的兴趣,让孩子体验到读书的乐趣。
三、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
游戏活动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因此每当阅读内容中出现有趣的角色或动作时,教师就鼓励孩子们学学样子,孩子们对此乐而不疲。活动时,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道具,开始表演游戏。当孩子们戴上头饰,拿上道具表演故事时,台上台下相互呼应,时而全神贯注,时而手舞足蹈、乐不可支。幼儿对这些游戏的浓厚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在让孩子手拿书本翻阅时,从孩子的特点出发,我们做到把阅读过程游戏化。
根据早期阅读的教育目标,我们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了一系列的阅读活动。我们把各种阅读有机结合,形式多样地让幼儿参加活动。我们在大班尝试开展了“三个一”活动。即每天朗诵一首儿歌,演讲一个故事,表演一个广告。每周开展一次阅读日,创编故事,故事情景表演,设置了“宝宝剧场”,让孩子在剧场里愉快地表演……通过一系列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培养了幼儿的竞争意识,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四、设置浓郁的家读氛围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阅读习惯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我们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让幼儿在听读书的过程中跟读。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另外,要求家长为孩子创设一个自由读书的空间,让孩子随手可以拿到自己喜爱的书。家长做个有心人,可以给家庭中的一些物品做一些名称标记,如“房间” “空调”“电视机”等等。家长还可以通过指导幼儿观察不同的印刷品来帮助幼儿了解文字的功能和重要意义,如对联、报纸等。从不同的活动不断丰富阅读内容,进一步培养幼儿阅读能力。
幼儿园、教师、家长应以开放的态度与幼儿一起探索和学习,创设有系统的、安全的、有层次的阅读环境,有效地开展早期阅读教育,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