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12月11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征婚“征”来一段好姻缘
  □薛勇 夏慧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则征婚启事,为内蒙古原额尔古纳左旗根河市(现为内蒙古呼伦贝尔根河市)的郭彩琴和我市原司徒镇建安公司会计、残疾青年王干镇牵起了爱情的红线。多年来,郭彩琴、王干镇夫妇俩相互扶持、不离不弃,他们的爱情故事也为身边人所津津乐道。

  1985年6月12日,王干镇在《边疆青年》杂志刊登了一则征婚启事,并把自己的生理缺陷如实公开,寻觅知音。郭彩琴从这本杂志中看到了王干镇的“征婚启事”,被王干镇的真诚所打动,认为他是个值得信赖的好人,并向他发出了一封“应征”信。

  经过一段时间的通信,两人从了解到信任,直至敞开心扉,感情越来越好。考虑到自身情况,王干镇再次提醒郭彩琴:“和我在一起,需要面对社会偏见、生活艰辛等一系列困境……”王干镇的一番肺腑之言,更加坚定了郭彩琴的选择,她回信道:“残疾人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应当享受人间温暖,只要你努力工作,定会为社会做出贡献,我爱你,我决定了,这是我的选择……”1986年2月初,22岁的郭彩琴,告别亲人,千里迢迢,赶在春节前来到王干镇家。家人为他俩举行了婚礼。

  嫁给王干镇后,郭彩琴以非凡的毅力和惊人的耐力迎接生活压力和世俗的挑战。婆婆下肢溃疡,郭彩琴带着婆婆上城就医买药,耐心照顾;冬天为婆婆捂脚取暖,夏天为婆婆打扇、驱蚊纳凉……她孝敬婆婆胜似亲娘。由于王干镇腿脚不方便,再加上当时交通不便,道路难行,郭彩琴每天坚持骑自行车,接送王干镇上下班,大家都羡慕王干镇娶了个好媳妇。

  第二年,郭彩琴和王干镇的孩子呱呱落地,取名王才锟。期间,郭彩琴连续接到家里的来信,盼着郭彩琴回家看看。这件事让王干镇忐忑不安,郭彩琴看出了丈夫的心思,对他说:“我不嫌你,谁敢嫌你。”一句话打消了王干镇的疑虑。一家三口踏上了去郭彩琴娘家的路。娘家人乍一见王干镇拄着拐杖走路,一个个犯嘀咕。经过郭彩琴的劝解以及王干镇诚恳的言谈举止,王干镇终于获得了郭彩琴家人的认可。

  然而,日子并不总是随人意。1997年春天,郭彩琴工作的机械厂关门了,失业在家。那时,他们的孩子已经读小学,一家4口就靠王干镇微薄的工资度日。面对困境,郭彩琴不气馁,拖着板车,在镇上的大街小巷叫卖小百货以补贴家用。

  后来,司徒镇计生协会成立,郭彩琴被选为秘书长、副会长;2002年,郭彩琴被安排到镇居委会工作……勤勤恳恳,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让她还先后多次获得省、市表彰。

  一路走来,郭彩琴、王干镇夫妇俩相互扶持,一起面对生活中的坎坎坷坷,共同投入幸福家庭建设,不仅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也让他们的爱情开了花,结了果。“今年年底,我们结婚就满30年了。”郭彩琴笑着说,“一生守候”不是一句简单的山盟海誓,而是无数个平淡的日子同舟共济,相濡以沫。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专版
   第05版:专版
   第06版:盂城驿
   第07版:教育园地
   第08版:特别报道
房屋招租
“双十二”来临,你还约吗?
征婚“征”来一段好姻缘
2016年部分节假日放假安排新鲜“出炉”
同频共振协调发展 全面小康步伐铿锵
高邮报特别报道03征婚“征”来一段好姻缘 2015-12-11 2 2015年12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