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我第一次离开家就去了遥远的北方服兵役。那天恰好是圣诞节,还记得那是一个街头冷清的早晨,我的母亲没有起床送我,我走进房间向她告别时,她看着我眼圈都红了,我笑着拥抱了一下她,故意不去看她的眼睛,然后就潇洒地挥挥衣袖离开了我可爱的家乡。
感受到乡愁是坐在开往北京的列车上,列车播音员说今天是圣诞节,在这个家人欢聚的日子,我们的列车上有40位可爱的女孩子却离开亲人的怀抱踏上保卫祖国的征途,让我们祝福她们圣诞快乐并送上一首《说句心里话》。当音乐轻轻响起的时候,本来喧闹的列车安静了下来,有很多人和着音乐哼出了声,我的心里空荡荡的,忧伤的情绪一下子就在车箱里蔓延开来,有年纪小的竟哭了。接兵的李军官看情形不对,立即拿起手边喊话用的小喇叭给我们上了军营的第一堂课,这堂课我们学了一首歌,歌的名字叫做《当兵的历史》。“十八岁十八岁,我参军到部队,红红的领章映着我开花的年岁,虽然没戴上呀大学校徽,我为我的选择高呼万岁。啊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感到懊悔……”音乐是最好的疗伤工具,李军官用一首歌化解了很多人凝结在眼眶中的泪水。我也在这首歌里开始了我多姿多彩的军营生活。
北京是古老的,北京也是现代的。红墙黄瓦的巍峨宫殿,别致深邃的金水桥,悠悠绵延的长安街,方方正正的四合院,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纵横交错的立交桥,车水马龙的几环路以及从骨子里透着骄傲和自信的北京人,无一不彰显着这座城市的厚重、大气与包容,到如今我还清晰记得初到北京车辆驶过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时心中的震撼、悸动和豪情万丈。所以我一直觉得自己是幸运的,第一次离开家就来到了这个被誉为咱们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地方。而北京也用他宽厚的胸怀接纳了我这个来自小县城的姑娘。在这里,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又都是积极的,我遇到了如长辈般教导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部队领导,也遇到了一群如兄弟姐妹般共同训练、共同悲喜、共同成长的亲密战友!这段时光让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了升华,眼界和心态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我的人生可谓意义深远!对此,我一直心怀感激!北京也成了我心中的一块圣地,是我多年来魂牵梦萦的地方!
所以虽然早已过了冲动的年纪,但当一位战友打电话来提议去重走一下军营路时,我还是心动了,于是在这个秋天趁着我们头发还未花白时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远行。再次坐上开往北京的列车,听着后排旅客用一口纯正的京片子侃着天,我倍感亲切。而这趟旅程也不再是多年前那种“况且”“况且”从晚开到早的班次,四个小时的高铁车程让我没有理由不感叹这个时代的进步,我很庆幸生活在这个没有饥荒、没有战乱而又日新月异的年代。我们感受过物质及思想的贫乏,又跌跌撞撞跟上了时代发展的脉搏。
重走军营路,去安德里北街21号黄寺大院看看自然是重头戏,原以为已经忘了这个地址,结果和战友聊天时竟然脱口而出。那个大院堪比一个小社会,东西两个院子都风景如画,58路公交、食堂、卫生所、八一田径场、游泳馆、小礼堂、锅炉房、服务中心、浴室和邮局等那些常去的地方即使闭上眼睛依然能记得当初的模样。在车上就有战友兴奋地告诉我们,我们当年常去吃早饭的小餐馆如今变成了大名鼎鼎的庆丰包子铺,院里新建了很多房子,并不无遗憾地告诉我们当年我们工作生活的那幢带着天井的两层小楼已经被推翻重建成大楼了,有人曾经在拆除前特地去看了眼,说当时好多人都哭了!很多人可能不理解或不相信,但我真的能理解并且相信如果我在一定也会哭的!是的,那座小楼就像我们的家一样。那里承载了我们太多的青春记忆、欢笑和泪水。以至于我们坐在豪华气派的新大楼里还一直在强调我们更怀念从前那幢满墙爬山虎的小楼,因为那里有家的感觉,但我们当年那个一脸正气如长辈般的老领导虽然已经双鬓斑白,却依然掷地有声的一句话让我们都释然了。他说我们的家虽然不在了,但我们的精神家园永远都在!是啊!那些积极的、乐观的、向上的精神一直都在!我们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