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这是农业的新希望,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新希望。今后,地由谁种,现代农业由谁发展,回答是肯定的,就是让那些既有市场经验和投资资本,又有创业激情的投资者去种去发展。否则,种地就只能传统下去,与现代农业渐行渐远,农业的弱势地位就不可能得到改变。
我们赞美刘庭权们的惊人一跃,但仅仅赞美是不够的。有一个事实不可回避,有投资资本、有市场经验、有创业激情固然重要,有了这些,还不一定能发展好农业,因为他们到底从其它行业而来,“隔行如隔山”,农业自有农业的发展规律,要不然,刘庭权就不会折腾和苦恼了。
赞美的同时更要托一把,帮助他们完成华丽的“一跃”,比如在规划、技术上给予指导,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在舆论上给予引导,以免他们一跃不起、一蹶不振。
市分管领导和开发区领导多次到唐墩农庄考察,有目的地帮助刘庭权解决一些发展中的难题,给刘庭权以鼓舞和推动。各乡镇园区对于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这些新农民,也要拿出诚意和措施,不能一招了之,更不能“关门打狗”,要切切实实地解决一些实质性的问题。刘庭权的困难就是他们的困难,刘庭权的困惑就是他们的困惑,帮助他们走实走好新的一步,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对于建设新农村,对于造就新农民,意义重大。
农业生产已经从传统中走出,步入了第六次产业革命(经济学界称现代农业为第六次产业,即1×2×3产业模式,将生产、加工、销售高度融合)时代。刘庭权以及一切敢于一跃的探索者们赶上了好时代,只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为主体,以新技术、新品种为依托,就不愁一跃之后的健步如飞。
相信他们不仅以其华丽的腾身一跃而吸引人眼球,更会以取得的显著经济社会效益,而得到广泛的关注、支持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