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企业家点亮一盏“明灯”
当前,面对经济新常态下的不确定因素和现实挑战,传统的发展之道,让我市众多企业家经受了太多的阵痛。为此,市委书记韩方在5月份专门对企业家队伍建设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企业家队伍建设要创立机制、形成品牌,注重实效、着眼长远,为新常态下企业家队伍培训培养指明了方向。
培训前,市委组织部和市经信委通过摸底调查发现,企业当前的培训需求不仅有传统投融资知识和技巧,更包含了领导学、互联网经济、企业现代管理等众多更为深层次的需求。这些信号也反映出本土企业的觉醒,粗放型的发展路子已经不适合现代市场环境下的发展与竞争。为此,此次培训班的主题确定为企业管理与创新。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建年赶赴大连理工大学并出席了开班仪式。他指出,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一直比较重视党政干部的教育培训,重视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当前,面对新形势,我们更要补齐“企业家队伍培养”的短板,通过有计划、不间断地培训培养,切实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第一次参加培训的扬州市金鑫电缆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有明激动地说:“这次培训班规格高、层次高。专家教授的精彩讲解让我们对现代企业管理与创新豁然开朗,参观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让我对企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也有了新的对策思路。能够参加这次培训,超值!”
让“富二代”成为“创二代”
在本次培训班里,有一个尤为令人瞩目的现象,那就是参加培训的很多都是私营企业家的下一代“传人”,“80后”学员占据了半壁江山。短短几天时间,针对性的课程安排、碰撞式的互动交流、大连机车的实地考察等多种培训形式,让学员们对子承父业和转型提升有了更多的畅想,这些被称为“富二代”者已提前进入“创二代”的成长角色。
据调查,我市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平均年龄已达55岁,正逐步走向老年,迫切需要企业的代际传承。另一项数据显示,我市将有70%的民营企业进入交接班阶段,80%的企业主计划由子女接班。如何顺利接班?如何让基业长青? (下转五版) (上接一版)如何实现传承与超越……成为企业家们面临的最大困扰。
1992年出生的赵成是金尚电器集团的接班人,也是这个培训班年龄最小的学员,父亲对他的要求是从公司最基层的岗位做起。参加这次培训,他有不一样的感受:“对于刚从学校毕业步入工作岗位的我来说,这次培训简直是一场‘及时雨’,学习现代企业管理课程让我从中体会到很多……最主要的是要养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良好习惯。”
扬州日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超在2011年接手父亲的公司,参加培训前,他赶往北京咨询了解“新三板”上市的相关知识,随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大连接过妻子手中的学习“接力棒”。他认为,企业要想上市,学习培训是一个重要“助推器”。另外,高邮市龙华机械、江苏迪萨机械、苏发照明集团等企业董事长纷纷要求将其子女派往参加培训,在他们心里,这些孩子才是公司的未来。
对于高邮来说,以“创二代”为代表的新生代企业家怎样培养,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命题,这个命题在本次培训中已显示出令人振奋的积极信号。
危机下的“未来”
市经信委主任陆炜全程参与了此次培训,并在大连召开了企业家座谈会。他对本土的中小企业发展提出了这样的思考:“针对当前高邮经济总量不大、企业员工素质参差不齐、资金短缺等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严竣问题,我们该怎么办?一方面,企业应该改变传统的经营观念,学习江苏省重点企业红豆集团等企业,打造现代化企业;另一方面,政府要通过有效的引导,重点打造扶持一批发展远景好、市场效益好、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
在此次培训期间,一些企业家学习精神更让人钦佩。龙腾照明集团的董事长龙慧斌在学习期间有一个重要的投标,投标结束后又连夜飞回大连,一刻没有停歇;“军嫂”扬州兴龙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柏乃华等企业家放下公司业务,坚持学习,一节课都没有落下;江苏瑞沃集团总经理张金生更是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与大连理工大学桥隧研发基地签署了初步合作意向……大连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党委书记朱方伟感慨地说,该为高邮的学员们学习的积极性、纪律性点赞!
副市长朱莉莉放弃周末休息时间,赴大连参加了一天的学习。她要求,我市的企业家要借助这次培训的“东风”,及时了解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更多掌握中小微企业的特点,进行资产、资源、资本的优化,着力提升企业管理者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推进我市企业上水平、上档次。
道虽迩,不行不至。危机下的“未来”,虽任重道远,只要企业家们有学为伴,亦不远矣。 韩志新 李惺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