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盂城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04月17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
  □李卫佳

  读书之乐,乐无穷!也曾疑惑,读书有什么用?大学老师喝道:“读书就是你们的工作!”一位年过五旬的搬运工在央视《职来职往》节目中面对面试官,说:“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那一刹,这句话击中了我的心。

  总是会第一时间想起,那本从有记忆起就陪伴我的已经破败不堪的插图版《唐诗三百首》,它静静地躺在书橱里,从不知道它自己对我的意义。难忘记,那套四卷装的《少儿百科全书》,它真的已经是被虫蛀得不行了,书虫在半夜里啃食着我对历史的惊奇、对文学的痴迷。

  也学阳光晒书卷。古人有“晒书”一说。《世说新语》上有一个故事,“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总有人会问,你最想回到哪个朝代?我哪个都想去看一看,但“魏晋风度”总是最让我心动。“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于是,在一个充满阳光的午后,我也把我的那些宝贝搬了又搬,翻了又翻。我也躺在书旁,晒上一下午,读上一会儿,“呆”上一会儿,睡上一会儿,书在身旁,我在书里。晚上,卧拥书卷,满室皆春,我把阳光收藏在心里。童年的生活,不富裕,但有阳光在就永远没有寒冷。“三伏乘朝爽,闲庭散旧编”,长大了,“闲情”渐少,晒书、晒人都是奢望。但每回到老家,打开书橱,指尖还能触摸到久违的阳光的温度,鼻尖还能嗅到阳光的芬芳。

  书非借不能读也。小时候村里、镇上没有什么卖书的地方,“买书”往往是实现不了的渴望。也感谢这命运的安排,让我有了十多年的时间来享受最纯粹的读书的快乐。隔壁发小的父亲是会计,总会带回来一些在我看来极精美的书,印象最深的是一本缺页的拼音版的《一千零一夜》。我总会在第一时间成为她的义务读书督查员,以便我能最快地读到“二手书”。五年级班上来了一个新同学,堪称“贵人”,不过现在只能记得他跟我同姓了。偶然听说他家里有很多书。内向的我厚着脸皮主动跟他“交朋友”,只为获得一个开口借书的机会,用作业“交换”我也是做过很多次的。现在想想,我能成为一名语文教师,还真是要感谢那段“尴尬”的经历呢!那时,读书真快啊!一本《三国》,两天就读完了;一段童年,就一页页翻过去了。以前还自得于自己发现了绝佳的读书方法,现在才知道,书可买、可借,而最好的读书法就是内心那种对阅读的纯真的渴望。

  人要读书须趁早。张爱玲一句“成名须趁早”,引发了多少少男少女的文学梦。初中三年,学习很紧张,但我还是固执地为自己安放了一方安静的“书桌”。那是学校的一张瘸了腿的被扔了的凳子,我把它请了回来,安放在了我和同桌的椅子中间,上面摆放着隔三差五找来的一本书。每有空隙,就把时间掷在那独属于我的小天地。那时的读书生活,真的可谓:一人,一凳,一本书而已。那时读书,真的如韩愈所说,“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对书的渴望,就像刚成长的身体一样,似乎永远没有饱的感觉。因为诗歌之美,背下整本半指节厚的诗歌选,就像鱼渴了能喝下一条河的水一样简单......趁着年轻,读书,多读些,再多读些!也许这样的话题对初中生来说总会有些非议,但从我的想法和实践来看,读“好书”有方法,更是人的一种本能。不接触,怎能知道好与坏呢?没有足够的积累,怎能区别出好与坏呢?郭敬明的书我读了很多,对我唯一的影响就是永远不读他的书。现在网络资讯发达,什么样的读书法都有,什么样的读书推荐都有,多到真的不知如何选择。我用的最笨最简单的方法:老师提到过的,我没有读过的,那我就去读。

  “读书就是你们的工作!”先生的话,言犹在耳。书中没有颜如玉,书中没有黄金屋,书中只有独属于我的快乐。书卷多情似故人,这个终身的朋友,在低低地向我诉说: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慢慢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专版
   第05版:专版
   第06版:盂城驿
   第07版:专版
   第08版:专版
   第09版:专版
   第10版:专版
   第11版:专版
   第12版:专版
   第15版:专版
   第16版:专版
   第17版:专版
   第18版:专版
   第19版:专版
   第20版:专版
   第21版:专版
   第22版:特别报道
   第23版:书画专版
   第24版:专版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
江南三日
春孵金丝鸟
高邮报盂城驿06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 2015-04-17 2 2015年04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