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效率是个热门话题,目前的课堂教学改革基本都是旨在构建高效课堂。就如何提高课堂效率问题,有许多可借鉴的理念和实践策略。个人认为:课堂效率反映的不仅仅是学生在课堂的表现,而是从教师的备课、学生的上课、教师和学生的反思的整个过程,是通过每位教师独特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来提高课堂效率。
一、备课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
我认为扎扎实实地备好每节课是有效教学的预备工作。不敢说备好了课就一定能有效地教学,但要想能够提高教学效率,首要工作就是要备好课。那么上课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呢?
1、备教材。要把课备好,使教学设计更有效,就得读懂教材,备好教材。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通读整套教材,在头脑中构建整套教材的知识框架,这是备好课的前提。在理清、吃透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制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预设。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组教材。总之我们对待教材的态度不应该是“教教材”,而应该是更科学地“用教材教”。
2.备学生。所谓备学生,就是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人施教。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上来备课;了解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来教学;教师还应该去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相信只有教师把目光放在每一位学生身上,真正地关心他们,教师的教学才有真正的意义。
二、细节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抓手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教师的教学更有效,就需要教师更加科学地抓好课堂细节,合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1、课堂教学要注重动静结合。我们知道要让学生整堂课都能聚精会神那是不可能的。正常人精神高度集中的时间大约在20分钟左右。因此,教师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调整教学程序和节奏,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教师可以适当地安排一些小游戏,或者在课堂上让学生适当地活动一下,做一些肢体运动等。这样避免单一的学习活动,动静结合的教学节奏更适合长时间从事脑力劳动的学生。
2、课堂教学可加强竞争意识。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所以要提高一堂课的教学效率,教师就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还不能忽略他们身上活泼好动、争强好胜的天性。教师要懂得利用学生身上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巧妙地利用竞争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更美丽!
3、课堂上应进行及时的表扬。成长离不开激励。有时教师不经意间的一句表扬就可以给学生带来动力和成就感,使学生更加自信。因为教师公正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是学生最期待的。所以教师应该尽量去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可爱之处,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及时表扬他们,那么学生的进步就能时时在你眼前出现。
三、反思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障
有这样一句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写课后反思的重要性。怎样反思呢?主要有两点:
一要反思教师的“教”。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课后及时的反思可以发现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从而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二要反思学生的“学”。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同一堂课在不同的学生身上效果也是不同的,那么教师就应该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在课后及时反思研究,从而让学生真正地学有所获。
上一堂课很容易,但要上好一堂课却是不易的,而要在这堂课上让孩子们有所得则更是难上加难。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生成性的劳动,而教师要做的就是选择恰当的方法来提高劳动效率。我相信,如果我们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时时把提高课堂效率放在心上,那么我们的教学水平一定能有一个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