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下午是作文课,指导孩子们写 “童年趣事”。为了打开孩子们记忆的闸门,我讲了小时候两件趣事,都是发生在幼儿园的事情。由此,我又想起了我的启蒙老师——凌波老师。
我是6岁上幼儿园的,那时不分大、中、小班,上学也没有家长接送,都是自己跑。当然那会没有现在这么多车子,交通要安全得多。 记得开学没有多久,一次上课,老师在上面讲,我在下面摸自己的口袋。正好,有几粒瓜子在兜里,想都不想,就放到嘴里。凌老师还没有看见,旁边的小朋友一见,连忙把手举得老高老高。(不少孩子都想通过检举他人,得到老师的表扬。)我愣愣地看着,照样咂巴着那几粒瓜子,那时还不会嗑瓜子,咂巴半天,也没碰到瓜子仁。小朋友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老师叫了他的名(是谁,早已忘了):“有什么事吗?”小朋友很激动地站起来(应该是):“凌老师,陈令骧他上课吃葵花。”此言一出,教室里的小朋友都笑了起来。我傻傻地看着大家,猜想着吃瓜子大概不是件什么好事,却不知道将嘴中的东西吐出来。凌老师也笑了,没有批评,没有呵斥,只轻轻地说:“陈令骧,以后上课不要吃东西,记得了吗?”我停止了咂巴,乖乖地点了点头,心中记着了以后上课不吃东西的道理。
还有一次,是在暑假。我们这帮孩子都在幼儿园,由凌老师带着,领着,那会叫做看水,记得只交了5角钱。凌老师还让我们吃了一回棒冰。那会孩子的零食特少,一般是1分钱一勺的瓜子,2分钱一块的方糖,吃5分钱一支的水果棒冰,对我们来说已经是一种超级享受了。依稀记得,吃棒冰时是在午睡后,小朋友们欢呼雀跃,笑个不停,说个不停。这当儿,季高峰小朋友还趴在桌上呼呼大睡。我们一起叫,也叫不醒他,去推他,他哼哼两声,口水直流,头一歪又睡了。卖棒冰的拿着叫卖用的木块“啪啪”地敲着棒冰箱,也无济于事。凌老师来了,她拿着还没有撕掉包装纸的棒冰放在季高峰脖子上,这招真灵,季高峰被冰醒了。“季高峰,快来吃棒冰。”凌老师笑盈盈地招呼着。季高峰嘴一咧,没顾着擦去口水,接过棒冰,就往嘴里塞了。现在季高峰早已为人父了,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这件往事。
一晃,往事已过去近三十年了。不见凌老师也已经有很多年了。我很自豪,也很庆幸,一入学就遇到一位和蔼的启蒙老师。记得她从来没有训斥过我,总是和颜悦色,即便在我犯了些小错时。我从教也十六年了。回首这么多年来,我很少跟学生发脾气,这或许是受了凌老师教育的影响吧。我想做一个像凌老师一样让孩子喜欢的老师,很多年过去了,还被学生念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