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是人体的健康卫士,每当季节发生变化时皮肤首先受到伤害,秋冬季节是气候变化较大的季节,注意适应变化环境,保护好皮肤,避免皮肤病复发或发生。下面介绍秋冬季常见的几种皮肤病的防治。
一、皮肤瘙痒症:这种皮肤瘙痒往往从初秋雨水减少就开始,中老年人发生较多,由于皮肤分泌油脂减少,皮肤干燥,裂纹,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而发生瘙痒。
预防:秋冬季要注意皮肤保湿,减少洗浴次数、时间和浴液使用,更不要搓澡,根据个人情况浴后外用润肤乳;衣着宽松宜丝棉;睡觉时最好不要用电热毯、热水袋等焐热被褥,这样会促使皮肤的水分蒸发,加重皮肤瘙痒,瘙痒时避免搔抓,外用药物止痒,防止继发皮肤病的发生。
二、湿疹:其发生原因复杂,多种多样,有些是与季节变化有关,不少湿疹一到秋冬季就发生或加重,形态也多种多样,初起为急性,为红斑、丘疹、水疱等。治疗不及时可以转成亚急性或慢性,皮肤变厚,形成苔藓化。激烈搔抓,继发多种形态改变。
预防:对于每到秋季容易发生的湿疹要注意寻找原因,如干燥、寒冷、接触某物过敏引起的就要改变不利于皮肤的环境去除过敏原。
三、荨麻疹:其病因也复杂,多种因素可引起,其中因气温变化引起寒冷性荨麻疹就是秋季多发的特点——皮肤遇冷风团发作,变暖后风团消退。
预防:有此毛病的人,在季节变换时一定要注意防风、防寒,注意保暖。可以从夏季开始注意锻炼身体对寒冷适应,锻炼冷水浴,冷水摩擦。
四、银屑病: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皮损以红斑或紫红斑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脱屑。大部分银屑病患者冬重夏轻,但不会导致内脏损害,也不会传染他人。目前没有特效药,中医药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抓紧治疗可缓解症状。
预防:银屑病病人在寒冷季节注意预防感冒,扁桃体炎的发生。要提醒的是,银屑病患者大量的鳞屑脱落使机体丧失了大量的角蛋白,不及时补充就会造成低蛋白血症。所以建议你吃鸡蛋、牛奶、豆制品、鱼类。再有,银屑病患者一般都缺乏多种维生素,应该多食新鲜的果蔬,各种豆类、谷类。应忌烟酒、浓茶、咖啡及酸辣刺激性食物。
五、鱼鳞病: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因多汗,潮湿皮损变得不明显。秋冬季天凉,出汗少,空气干燥,鱼鳞病皮损变得明显,鱼鳞样外观,也可出现皮肤瘙痒,脱屑。
预防:秋后注意皮肤保湿,减少洗浴次数,少用或不用浴液。洗后涂润肤乳、膏剂等。
6、冻疮:是由于寒冷刺激引起的皮肤局限性血液循环障碍和皮肤炎症。很多人以为气温只在摄氏零度以下才会发生冻疮,其实不然,气温在10度以下时就可引起冻疮,当然气温越低发生冻疮的几率越高、时间也越快。平素缺乏运动,末梢血液循环不好,贫血,营养不良,手足多汗者尤其容易发生。骑车未注意保暖,儿童室外活动没有注意保温,穿衣过紧等都是发生冻疮的诱因。
预防:1、加强锻炼,促进血液循环。2、注意营养,提高抗寒能力。3、注意保温,不穿过薄、过紧衣服和鞋袜。
皮肤病治疗最好在急性期就治愈,根据皮损的疹形,选择合理的药物。此时最好就医,请医生根据皮损情况用药。乱用药可能加重病情。中医药具有纯天然,毒副作用小,疗效好等特点,深受皮肤病患者的青睐。因为很多皮肤病病程长且顽固,不但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美观,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而西药副作用大,尤其是“激素”、 免疫抑制剂等,患者“谈激素色变”,因此往往求助于中医药,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皮肤病疗效满意,其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理念,外用药物的理论与实践,对各种疑难病有着独特的诊疗优势,并具有治疗方式上多样性,药物剂型多样性和毒副作用小等优势。
因此,秋冬季要适当的保持饮食营养均衡,少食用油腻,甜食及刺激性食物,烟,酒等。多吃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即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亦可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因为多种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而维生素C具有天然的抗过敏作用。另外,秋冬季空气干燥,不要过多地使用洗涤剂及去脂力强的洁肤用品,容易破坏皮肤脂膜而降低皮肤抵抗力,引发皮肤干燥,过敏。最后,一旦得了皮肤病应积极寻找病因,及时就医治疗。注意改善生活环境,避免外界不良刺激,如热水洗烫,剧烈搔抓等,要及时增添衣物,避免过度疲劳,保持心情舒畅,有个健康皮肤,避免皮肤病的困扰。
作者简介:
任宏兵,主任中医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专业常委,扬州中医药学会专业副主任委员,曾在江苏省中医院皮肤科、中科院皮炎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整形美容科进修,擅长各种皮肤病、性病的中西医治疗。如各种皮炎、湿疹、荨麻疹、癣、银屑病(牛皮癣)、瘙痒症,痤疮、黄褐斑、带状疱疹、腋臭、疤痕、脱发、红斑狼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