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08月16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理性面对“后高考消费”热
  学生购手机凭准考证可享优惠,饭店纷纷打出了“谢师宴”“学子宴”的招牌,旅行社也跟着推出特色旅游线路……随着高校录取通知书的陆续发放,一年一度的高考季即将落下帷幕,而“后高考消费”却在不断升温。商家们嗅准商机,纷纷推出各种促销措施,准大学生们成了一支新的消费主力军。

  近日,记者在市区某商场偶遇一位准大学生家长唐女士,她正在陪女儿选购秋装。交谈中,唐女士告诉记者,今年她女儿考了二本,9月份就要离家去南京上学,自从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全家人就开始为女儿外出上学做准备。唐女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这个夏天给女儿买笔记本电脑花5000元、买手机花4500元,女儿出去旅游花4000元、买衣服花2000多元。此外,女儿还要买平板电脑、参加同学聚会等,七七八八加起来,开学前估计要花费2万元左右,这还不算开学后的学费和生活费。唐女士坦言,这个夏天压力有点大。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一些考生在得知自己被录取后就开始放松,或与父母一起选购“奖品”,或与朋友一起出去旅游,此外还经常穿梭于“谢师宴”“散伙饭”之间。一个暑假的花费算下来最少的要五千多元,最多的要两三万元。

  高考结束,录取通知书到手,考生和家长都松了一口气。即将迈进大学门槛的准大学生们觉得多年埋头学习太辛苦,该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家长们此时往往都非常“豪爽”,甚至有求必应,却在不知不觉中助长了奢侈、攀比之风。

  考上大学只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未来的路还很漫长。已经成年的准大学生们面对商家的促销应学会理性消费,给自己的父母也“减减负”。家长们要根据家庭经济情况量力而行,对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要坚决说“不”。如果准大学生们实在有喜欢的东西想买、有喜欢的地方想去游玩,而价位又比较高的话,不妨做份暑期工,自己给自己买单。  张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专版
   第05版:专版
   第06版:盂城驿
   第07版:特别报道
   第08版:专版
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再提高
理性面对“后高考消费”热
我市校安工程建设受省表彰
图片新闻
创新特色谋发展 率先崛起快融合
“一揽子”会办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我市小棋手获得全国冠军
老太中暑晕倒 交警及时救助
好心人捐款万元不留名
广告
高邮报综合新闻02理性面对“后高考消费”热 2013-08-16 2 2013年08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