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往常一样,我骑着小电驴回家。
我喜欢我们小区。春天,白色的广玉兰映着一簇簇红月季,芳香扑鼻。和灰色的建筑物搭在一起,颇有一种江南小苑的味道。
我骑着小电驴,飞快地进入小区大门,眼睛一斜,呵!杨老太斜斜地躺在老藤椅上,阳光照在她松弛的脸上,一副惬意的样子。
我停下,冲她喊:“杨奶奶好!”老人老了,耳朵不好使,但是感觉有人喊她,于是颤颤地用手挡在眼睛前面,遮住春天的阳光,好睁开眼睛,手上、脸上的老人斑清晰可见。
她认得我。
每天早晨,杨老太是看着我们这群早起的孩子出去上学的。她喜欢小孩子,也喜欢大孩子。毕竟岁数大了,记性不怎么好,喜欢自己和自己碎碎念。那些骑车的赶着上学的孩子们都不理睬她,说她是个怪老太。只有我,可能是出于同情吧,只要看到她,就会对她大喊:“杨老太,早啊!”
回应我的是堆满褶子的笑容。那笑容很美,让人觉得舒心。
她这次还是报以笑容。
偶然一次,从奶奶和左邻右舍的闲谈中,我听到了一些有关杨老太的事情。
原来她丈夫早死,独自一人把儿子抚养长大。儿子大了,在上海办大企业。她儿媳嫌她老人家是个累赘,便把她安顿在我们小区内。替她请了个保姆,料理她的吃喝拉撒。这保姆只顾自己,把老太拉到外头晒太阳,自己出去打麻将。有一回还把她老人家搁在外头,后来是保安发现的并送她回家。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杨老太才能见自己的儿子,有时还见不着。
时光荏苒,杨老太因长期不见儿子,渐渐地不认识儿子了。她的意识慢慢地变得模糊,她的儿子也因为事业把老母忘得一干二净。
大家谈到这都是一阵唏嘘,骂儿子不孝。人们不欢而散。
5月10日下午。杨老太走了。
谁也不知道她是如何被死神带走的。
我替杨老太惋惜。
阳关像一张毯子,温柔地向我覆盖过来。我笑着对蓝得没有一丝杂质的天空说:杨老太,早啊。
指导老师 姜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