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教育园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05月09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语文老师要学习高北溟
  □市经济开发区中心初中 全竹贵 

  高北溟老师是著名作家汪曾祺小说《徙》中的主人公。高北溟家世业儒,祖父、父亲都没有考取功名,靠当塾师、教蒙学,以维生计,是邑中名士谭甓渔先生的高足。高北溟中了秀才的第二年就废了科举,在他的同窗沈石君的劝说下,读了两年“简师”,取得了教书资格,在“五小”任教。按规定“简师”只能教低年级或中年级,因为高先生是谭甓渔的高足,中过秀才,声名籍籍,因此破格担任了五、六年级的国文。他教学生很认真,因材施教,只看品质,不看家庭,就这样教了几年高小。沈石君被教育局聘任为本县初中校长后,他便聘请了高北溟做国文教员。高北溟教过三年的学生,大部分文字精通,知识丰富,学生在考高中、甚至日后考大学时,国文分数都比较高。

  为何只有“简师”的高北溟老师按理只能教低年级或中年级却能破格担任五、六年级的国文老师?为何又被聘任到初中做国文教员?为何他教的学生三年后考高中甚至日后考大学时,国文分数都比较高?这正是笔者要提出语文老师应该向高北溟老师学习的理由。

  理由之一:乐于学习,真才实学。县立第五小学历年毕业的不少学生,多数是过60岁的人了,他们之中不少人还记得母校的校歌,有人能够一字不差地唱出来。这支校歌,朴朴实实,平平常常,和学校很贴切很相称,校歌的作者就是高先生。“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校歌的立意所在,点睛之笔。高先生在16岁的时候,就中了秀才,被众人评价为“高家的风水转了”。要不是第二年就停了科举,高北溟还可能在求功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兴办学校,高先生被聘为教员,在小学,按理只能教低年级或中年级却能破格担任五、六年级的国文老师;后又被聘到中学做国文教师。这充分说明高先生乐于学习,有真水平、有真本领。他在当时也算为社会作出了应尽的贡献。他的乐于学习,他的真才实学,他的博学多才,值得语文老师学习。

  理由之二:敢于担责,敬业爱生。沈石君在聘他做国文教员时,他敢于提出“随班走”的要求。他要求教一班学生,要从初一教到初三,一直送他们毕业,考上高中。他说别人教过的学生让他来教,如垦生荒,重头来起,事倍功半。他能提出“随班走”,说明他有一种担当,对学生负责,为学生尽责,充分体现了他爱生育人的责任感。他的敢于担当,他的兢兢业业,他的敬业爱生,值得语文老师学习。

  理由之三:勇于“三不”,因材施教。他提出教书育人要了解学生,知己知彼,不能“瞎教”(不管学生的文化程度照本宣科),不能“白费”(学生已懂得的,再来教他),不能“徒劳”(学生暂时不能接受的,勉强教他)。他要看着守着他的学生,看到他们是不是一月有一月的进步,一年有一年的进步,如同注水入瓶,随时知其深浅。他的不“瞎教”、不“白费”、不“徒劳”的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张值得语文老师学习。

  理由之四:善于思考,活用教材。他善于在部定课本之外自选教材。他在部定课本之外自选教材的标准是有感慨、有性情、平易自然,选材注重教材的系统性并突出重点。他在课上讲了《卖炭翁》、《新丰折臂翁》,同时把白居易的新乐府全部印发下去。他讲了《潍县署中寄弟墨》,便把郑板桥的几封主要的家书和一些题画的诗也都印发下去。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他还自编了三种辅助教材,初一年级是《字形音义辩》,初二年级是《成语运用》,初三年级是《国学常识》。他的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了欣赏文学,讲过的文章的若干片断,许多学生过了三十年还背得。他的注重部定教材与自选教材的结合,他把课堂讲授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他的善于思考、活用教材,非常值得语文老师学习。

  理由之五:擅于“改革”,重视作文。他非常重视作文,认为学国文的最终目的是把文章写通。他教作文,不是传统教法,而是擅于“改革”。学生作文,他先眉批一次,指出好处和不好处,发下去让学生自己改一遍,或同学间互相改;交上去,他再改一遍,加总批,再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眷一遍,留起来;要学生随时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写的文章。他对作文的看法为“作文如使船,撑一篙是一篙,作一篇是一篇,不能像驴转磨,走了三年,只在磨道里转”。他的作文教学的实践,他的作文教学的“改革”,他的作文教学积累的经验,他的作文教学的真功夫真是让人佩服,也真是值得语文老师学习。

  高北溟老师虽然生活于旧社会,供职于旧时代,但他的乐于学习、真才实学,他的敢于担责、敬业爱生,他的勇于“三不”、因材施教,他的善于思考、活用教材,他的擅于“改革”、重视作文,很是值得语文老师学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教育园地
   第04版:时尚新干线
语文老师要学习高北溟
兴趣———情智共生的触发点
愿亲情再回来
挫折,我会打败你
悲悯之心
摘草莓
高邮报教育园地03语文老师要学习高北溟 2013-05-09 2 2013年05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