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善用新旧句型中的共同点,减少授课难度
小学英语中,每句句子都是由多个单词组合而成的,对于多数新授句型学生不会太陌生,在新句型中大部分单词学生都已学过,只有个别新单词会影响到学生的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我就从这些生疏的词切入来教授新句型,使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比如在《牛津小学英语》4AU-nit4中,句型What’sthis/thatinEng-lish?中,因What’sthis/that?在4AU-nit1已经学过,只要让学生理解inEnglish的含义即可。类似的句型还有Howmanykilos?Whatcolourisit?等。这种方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很常用而且适用于各个年级。
二、借用新旧句型中的同义句,扩大知识范围
《牛津小学英语》这套教材的连贯性比较强,学生的英语知识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逐渐深入。因而小学英语教师必须熟知各个年级的教材,了解各个年级的主要知识点,在教授新句型时,不妨找一找它的同义句,借助学生已学过的句型,引导出新的句型。运用这种以旧带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对学生的英语知识起到整理和归纳的作用,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如《牛津小学英语》中5BUnit7中出现的句型Whattimeisit?和What’sthetime?是同义句。而What’sthetime在三年级下学期3BUnit4中作为重点已经学过,到了四年级上学期4AU-nit7中又再次重复出现此句型,只是对时间的回答从整点变为点和分,到了五年级又加大了难度,运用到了past和to。所以在教授句型时不妨先出示What’sthetime?等学生将past和to操练熟后再引导出同义句Whattimeisit?学生必定会观察这样同时出现的两个句子,进行观察和比较,找出不同之处,从而更好地运用。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总结,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
三、运用新旧句型中的转换式,渗透语法知识
小学英语句型中主要涉及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各句型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并逐渐向学生渗透语法知识。根据这个特点,教师在进行句型教授时可以尝试找出与此句型相关联的其它句型,进行引导并讲解。先教给学生转换的技巧,学生一旦学会其中一种句型,就能引导出其他几个。例如在《牛津小学英语》4AUnit3出现了Isthis/that…?的句型。在教授此句型时可以先从肯定句This/Thatis…入手。在三年级3AUnit2和Unit3反复出现过Thisis…句型,在教授时可以先出示肯定句型,如Thisismycrayon.请学生把它改成一般疑问句:Isthisyourcrayon?再用that替代this。而类似的还有5AUnit1中出现的Istherea/Arethereany…?句型,4BUnit8已经学过肯定句Thereis/are…句型。所以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改成一般疑问句即可,并让学生知道在疑问句中some要改成any,这种方法很适合中高年级的句型教学,既教授了新句型又学到了语法知识。
总之,在小学英语句型教学中,枯燥单调的讲解,生搬硬套和机械训练只会让学生感到乏味,从而失去了英语学习的信心。只要我们能够在教学中找到切入点,与所学过的知识点相结合,就可以边教学边帮助学生归纳语法知识点,让学生渐渐领略英语学习中的趣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