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教育园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2年11月08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育中应该有批评的位置
  □市实验小学 李红梅  

  今天,班上一个平时表现很不错的孩子被我批评了,原因在于她原本可以做对的作业中总有因为粗心而出现的错误。这种“粗心害死人”的毛病一再挑战我的耐性,所以我觉得有必要严肃认真地帮她指出来。晚上放学的时候,孩子的家长来接孩子时特地留了下来,要跟我交流一下。交谈后,我明白了家长想表达的意思:孩子很喜欢李老师,只要老师表扬一下她就开心得不得了。今天被老师批评了,孩子的情绪就非常低落,恳请老师今后多表扬她。毋庸置疑,这是一位对孩子体贴入微的家长,言语之间拳拳爱子之心令人感动。但作为老师我却认为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批评应该是不可或缺的。

  随着教育改革的层层推进,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赏识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我们不否认赏识教育中提出的通过激励、表扬等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的教育理念。然而我们也不能极端地理解成对孩子只能一味地表扬而不能批评。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在其成长过程中出现一些过错是必然的。如果没有一个是非标准,没有一个明确的教育指向,面对孩子的错误,我们难道只能回避抑或视而不见吗?当然不是。赏识与批评在教育中的关系应该是互补的,或者说赏识孩子的同时我们也要理性地指出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让孩子在是非判断面前寻找正确的方向,这才是教育的意义所在。过于廉价的赏识、无原则的赞美往往会造成孩子盲目的自信,接受不了批评的声音,脆弱的心理产生不了承担错误的决心和勇气,这对孩子良好品质的形成是一种缺失。

  最近阅读了钱文忠教授解读《弟子规》,这一书中也讲到:我们现在教育孩子时有个几乎束手无策的问题,就是如何从小培养孩子正确地面对批评。现在的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从小看惯了笑脸,从小听惯了夸奖,他们不知道应该怎样去面对批评。很多教师,很多家长,也觉得对孩子轻不得也重不得。我们现在提倡鼓励教育,提倡表扬性的教育,这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个人认为,任何事情总得有个度,我过去不相信,现在不相信,将来也不会相信,世界上会存在不需要批评的教育。

  在钱教授的这段语录中,我们不难看出教育中应该有批评的位置。

  我们的孩子今天生活在学校这个小环境中,将来要走向社会这个大舞台。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到处是鲜花和掌声的,要让他们从小练就这样的胸襟:既能微笑着接受赞美,也能坦然面对别人的质疑。所以,在学生面前我们也没有必要刻意营造一种皆大欢喜的假象。我想,只要我们在批评学生时把握好尺度,用真诚的态度有针对性地面对学生的过错,相信我们的学生最终能感受到其中爱的意义。当然,这也需要我们的家长理解、支持和坦然面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记者节特刊
   第04版:记者节特刊
   第05版:记者节特刊
   第06版:记者节特刊
   第08版:文游台
   第10版:专版
   第11版:教育园地
   第12版:专版
教师的敬畏之心
教育中应该有批评的位置
刚刚开始
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
“妈妈,我爱您!”
《我的母亲》读后感
钓鱼
踢毽子比赛
高邮报教育园地11教育中应该有批评的位置 2012-11-08 2 2012年11月0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