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2年08月28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事行政检察监督职能介绍
  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是宪法、法律赋予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事行政检察法律监督职能主要有:

  1、抗诉。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政判决或者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政判决或者裁定,发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79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64条规定情形的,以及发现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调解、行政赔偿调解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2、提请抗诉。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79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64条规定情形的,以及发现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调解、行政赔偿调解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3、再审检察建议。人民检察院对符合抗诉条件的民事、行政判决或裁定,或者对确有错误的调解案件,向原审人民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建议人民法院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审理。人民法院收到再审检察建议后,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并将审查结果书面回复人民检察院。

  4、民事执行监督。是指检察机关对人民法院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执行监督的范围包括:法院执行活动中作出的错误裁定、决定,违法的执行行为以及执行活动中的贪污贿赂、徇私舞弊行为等。

  5、虚假诉讼监督。检察机关有权对民事诉讼当事人恶意串通,使法院作出错误判决、裁定、调解,以获取非法利益的虚假诉讼案件进行监督。

  6、督促、支持起诉。对于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需要向人民法院起诉,而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者群团组织、国有企业、集体经济组织等不履行职责的,人民检察院可以督促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损害上述利益以及弱势群体利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7、发现并移送线索。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在办理民行申诉案件过程中,发现民事审判、行政诉讼、民事执行领域中的职务犯罪或者其他犯罪线索,依法向相关侦查部门移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文游台
   第04版:专版
   第06版:专版
   第07版:专版
   第08版:特别报道
民事行政检察监督职能介绍
民事行政申诉案件申诉指南
对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
对程序违法的监督
检察建议显成效 判决十年今执行
检察机关督办执行积案 残疾女对生活重抱希望
高邮报专版06民事行政检察监督职能介绍 2012-08-28 2 2012年08月28日 星期二